宇宙淘金热来了?国内首个太空采矿公司宣布融资,哈佛背景学者创建( 十 )

其中 Planetary Resources 有着称得上华丽的背景,团队有着深厚的航天领域背景,曾参与到包括火星探测器在内的多个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在 2016 年,公司已经拿下 5000 万美元融资,众多明星投资者为其站台,比如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前谷歌 CEO 埃里克·施密特、《阿凡达》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伦等。相比之下,Deep Space Industries 融资额并不高,仅有 350 万美元,并手握一些来自政府的合同。

在过去数年时间里,这两个太空采矿领域的先行者,都将早期目标锁定为能在太空中挖掘水,作为原料将其分解成氧气+氢气,或是直接加热成气态,为航天器提供动力。

Planetary Resources 联合创始人 Eric Anderson 曾预测,到 21 世纪 20 年代中期,这个目标就有可能实现:从靠近地球的小行星上提取冰,并将其作为其他任务的推进剂在太空销售。

但事实证明,现实并没有他们描绘的那般顺利,被寄予厚望的两家公司并没有实现采矿的目标。具体来说,它们甚至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合适的开采目标。

多年时间过去,两家公司共同描绘出了美好的未来图景,并没能在技术上取得太多的进步,最终投资者也不愿继续加码。最终这股淘金热如泡沫般破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