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淘金热来了?国内首个太空采矿公司宣布融资,哈佛背景学者创建( 四 )

以小行星采矿为例,高盛认为大多数人都高估了从事这项活动的技术难度和资金成本。事实上,日本的“隼鸟号”(Hayabusa)已经于 2010 年 6 月 13 日携带“糸川”(Itokawa)小行星的表面样本返回地球,如今继任的隼鸟 2 号和美国的 OSIRIS-REx 探测器都已经达到各自的目标小行星附近。

在项目资金上,虽然这类深空活动的花费可能会超过用作通信、导航、遥感的微小卫星和小型运载火箭的开发,但其也并非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根据加州理工学院的估算,未来小行星探测器的成本可能只需数千万美元,而起源太空公司首席运营官喻天弘认为,“将一颗直径 10 米,富含铂金的小行星带回地球,估算大概需要 50 亿人民币。”这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了目前国内头部民营火箭企业的公司估值。

当然,如果和这颗小行星最终的价值相对比,50 亿元人民币的投入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直径为 10 米的富金属小行星净重大约是 10,000 吨,铂金富含丰度约为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如果是百分之一的话,那就是 100 吨铂金,以 200 元/克计算,100 吨铂金在今天的价格达到了 200 亿元人民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