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秋之涟漪(一):百度飞桨&AI引擎( 六 )

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 , 需要以开发框架作为基础工具 , 这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常识 。 支持高并发训练部署的完整框架 , 是飞桨诞生时的价值指向 , 这时它是AI开发者的一种选择;随着产业智能化不断加深 , 国民经济应用AI的需求加强 , 自主可控变成了安全前提 , 这就让飞桨这个中国唯一功能完备开源平台的战略价值顺势凸显;接下来 , 占据了关键位置的飞桨 , 可用向上向下生长出更多算法、工具与解决方案优势 , 成为尽可能容纳开发、训练、部署周期 , 一站式解决AI应用困境的操作系统 。

这个逻辑就像车站 。 当铁路贯通时 , 车站是必需品 。 而当中国AI的铁轨上 , 只有飞桨一座车站时 , 这座车站可以进一步扩容功能 , 为旅客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 我们知道很多车站成长为了商业综合体 , 就是这个逻辑 。

在王海峰发布的飞桨全景图中 , 我们可以看到飞桨的目标 , 是打造一个向下抵达芯片层、向下输出到应用层 , 容纳其中所有的开发支持与产业应用需求 , 从而打造标准化、模块化、自动化的AI入口 。 这就像智能手机时代 , 开发者只需要学习安卓/IOS , 再懂基础的标准语言就可以进行开发 。 AI时代想要真正到来 , 同样需要一套类似逻辑的操作系统——这就是飞桨的发展轨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