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手势识别将成为VR、AR头显主流的交互方式?( 五 )

利用现有SLAM摄像头实现手势识别

据费越博士称,VR、AR设备中加入手势识别,可以基于已有的用于SLAM的灰度摄像头直接实现,不需要增加外部硬件。

在inside-out追踪成为主流的如今,近两年无论是PC端VR头显还是移动端VR一体机,亦或是AR眼镜,几乎都加入了SLAM定位功能。这样的大前提为手势识别技术的普及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目前大部分用于SLAM的摄像头均为鱼眼或者广角灰度摄像头,在实现的精度上,用同样的计算资源或者用同样复杂度模型的话,基于深度的或者灰度的摄像头能够做到精度最高,RGB的精度反而相对会弱一些,因此,直接在SLAM的相机上实现手势识别的精度也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另外,对于头显的功耗负担,据费越博士称,以凌感自己的产品为例,在同时运行SLAM定位追踪和手势识别的情况下,即使完全使用CPU的模式下,所占用的CPU的资源可以能够控制在30%以内,所以大部分的CPU运算能够留给软件运行。另外凌感的手势识别目前还针对高通、MTK、瑞芯微等芯片中的NPU做了移植,进一步降低了CPU资源占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