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稻田养殖经济模式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浅探( 九 )

3.4 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

广西的稻田养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以分散农户为主 , 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数量少 。 除稻田养殖鲤鱼、罗非鱼外 , 其他特色品种均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 大市场和小生产的矛盾比较突出 , 养殖户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盲从性十分普遍 。

4 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科技培训 , 改变观念提升意识

首先 , 通过组织养殖户参观具有一定规模和成效的规模化稻田养殖示范基地和坑沟式稻田养殖示范基地 , 开展观摩交流 , 同时结合技术培训 , 开展稻田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 深化稻田养殖的标准化、规范化理念 ,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体系 ,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 改变养殖户传统落后的观念 , 着力提高养殖户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稻田养殖的技术水平 。 另一方面 , 不仅地方渔业部门和科技部门加强对稻田养殖产业的扶持 , 其他地方各级部门间也要通力合作 , 为稻田养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支撑 , 推动广西稻田养殖向规模化、规范化快速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