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科技再发达不可能全部解决孩子成长问题( 四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程婷摄

千万别把学生培养成新技术装备下的题海战术机器 俞敏洪表示 , 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 但科技不能改变教育本身 。 人工智能改变教育的道是有限的 。 改变教育的“术”上有更多可为 。 不是让孩子变成有更多知识点的机器 。 当前 , 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关注孩子的成绩 , 在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方面做得非常有限 。 人工智能能不能帮助孩子在想象力、创造力上、科研水平上有所提升 , 而不是在分数上提升 , 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东西 。 “人工智能时代 , 坚持教育本质 , 不能拔苗助长 。 坚持正确的教育观 , 千万别把学生培养成新技术装备下的题海战术机器 。 现在人工智能一出现 , 孩子会做的题目做完就没了 , 因为你做对了 。 它再也不出现了 , 不会做的题目不断地涌现出来 , 孩子内心的挫折感不是一句话能描述的 。 ” “所以 , 人工智能怎么样能够进行智慧化的设计 , 让孩子既能把该学的东西学会 , 又不增加负担 , 依然还有成就感 , 这就是在人工智能背后的人的人性化的思维需要起作用的 。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是在学生学习效率上的应用 , 另一方面在学生的专注度 , 还有对学习的兴趣度、感知度、热爱度 , 这些东西是需要探索的 。 ” 直播课比录播课效果更好 俞敏洪说 , 由于互联网发展打破地域的限制 , 能把全中国的资源调度起来 , 面对中小学学生 , 让她看同样内容录播课和面对面的教学 , 会发现孩子的专注度和兴趣完全不一样 。 面对面的教学会让孩子专注度提高 。 就教学效果来说 , 直播课的效果比录播课要好 。 新东方将一大半录播课转成了直播课 。 中国公立学校老师是全世界最苦的 俞敏洪说 , 中国公立学校老师是全世界最苦的 。 私立学校也不轻松 。 因为老师承担着太多的责任 , 不仅是老师 , 还是保姆 , 现在中国的家长有多样化的需求 , 孩子不能打、不能说、不能骂 , 甚至有时候老师拍拍孩子的头 , 孩子就回去告诉家长“老师打我了” , 好像中国的家长可以随时可以去学校闹事 。 老师的收入也不是很高 , 中国老师如果能坚持当下去 , 一定是具备某种神圣的心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