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不断、内忧频起,爱回收还好“突围”吗?( 二 )

客观的说 , 这种“地图炮”式的观点有些偏激 , 可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 10亿至100亿美金的独角兽里有着很多“名不副实”企业 。 即使有ofo的前车之鉴 , 今年仍有不少商业价值稀缺的企业被资本捧成了独角兽 。 市场需要冷静的思考 , 这其中 , 也包括频繁在资本市场讲故事却收效甚微的二手回收平台——爱回收

1+1小于2

今年6月初 , 爱回收宣布与京东旗下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拍拍合并 , 并宣称将获得5亿美元的融资 。 可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方公告显示 , 爱回收获得的融资现金仅为2000万美元 , 但是却付出了联席总裁和部分股权的代价 。 据媒体分析 , 大部分的所谓投资 , 可能是流量作价或其他资源交换 。

这一轮融资背后尚有很多信息未对外公开 , 但估值提升的背后 , 其实难掩其资金紧张不得不滴血融资的尴尬 。

到底投了多少?没人知道 , 单从数据上来看 , 不断在资本市场寻求融资的爱回收近五个月的表现和它“身价”之间并没有形成正比关系 。 从一些数据上来看 , 合并拍拍后的爱回收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 。 可见 , 这种估值“游戏”里存在了非常多的猫腻 , 只要资本方愿意 , 可以轻松地把一家公司“包装”出来 。 回头再看ofo的遭遇或许我们就会明白 , 为何它的估值会达到40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