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承载着电子工业的兴衰,摩尔定律依旧传奇

芯片承载着电子工业的兴衰,摩尔定律依旧传奇


"multi_version":false

50多年来 , 集成电路(IC)一直按照摩尔定律前行 。 但是 , IC芯片的密度和计算机的速度能够一直按照摩尔定律前行吗?又有哪些物理极限和技术极限需要突破?最小晶体管到底可以由多少个原子构成?是否有能够替代硅的电子集成制造技术?这些问题困惑并激励着人们去寻找新的突破口 。 摩尔定律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1959年 , 著名科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P.Feymann , 1918~1988》在美国物理学会上作了一次《底层有足够空间》的报告 。 学术界普遍认为 , 以该文为标志 , 人们开始了微纳技术的研究 。 IC技术的发展也证明了费曼的这一观点 。

在芯片产业的初期阶段 , 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 当时的芯片规模很小 , 只有几十个到上百个晶体管 。 芯片的设计通常是由设计人员在图纸上手工绘制晶体管版图 , 并且手动计算测试向量 , 用于产品的测试 。 这些测试通常可以保证芯片的功能和每个晶体管都被测试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