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电影产业报告出炉,“腾猫联盟”打开“互联网+电影”新想象( 六 )

第一阶段始于1998年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兴起 , 新浪“影行天下”、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等第一批电影论坛成为电影信息群聚和交流的互联网平台;

第二阶段在2005年、2006年左右 , 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成为电影的第二播放窗口 , 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和便捷的观影选择;

第三阶段是2010年在线票务平台的兴起 , 互联网改变用户观影消费习惯 , 平台数据应用助力互联网介入电影产业链条;

第四阶段是2014年BAT相继开展电影业务布局 , 互联网与电影产业全面融合 。

在融合过程中 , 互联网力量的不断渗透助力电影产业持续升级 ,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在报告的序言中写道:

“互联网用更加直接的用户反馈、用大量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网络IP丰富了电影内容的创作;互联网用票务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和各种新媒体平台 , 扩大了电影信息到达的广度和深度 , 也扩展了电影市场的消费半径;互联网用视频平台、移动终端、付费点播、会员订阅等等形式开拓了电影一个又一个新的窗口;互联网还为电影品牌、电影元素向更开阔的社会生活、消费领域提供了可以无限想象的衍生空间和时间;互联网在某些时候 , 甚至还起到了整合电影产业链和上下游资源的平台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