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大都会成为这种星体,但至今没发现一颗,只因宇宙年龄不够长( 四 )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上面所讲的黑矮型形成的三种渠道所需要的时间就知道了 , 首先说能直接形成黑矮星的红矮星 , 红海星的质量只有太阳的8%~50%左右 , 虽然它的质量特别小 , 但它的寿命(主序星阶段)非常长 , 可达太阳寿命的10~100倍 , 太阳的寿命被认为可达100~120亿年 , 即便是太阳寿命的10倍 , 也可达1000亿年 , 但是如今宇宙的寿命只有138亿年 , 很显然这种渠道还不足以让红矮星成为黑矮星 。

再看白矮星 , 在橙矮星、黄矮星、蓝矮星这几种星体中 , 蓝矮星的寿命最短 , 如今宇宙中存在的白矮星 , 也大都是这类星体形成的 , 但是理论上认为白矮星的自身热量散失到和宇宙温度差不多的状态是需要历时200亿年左右 , 仅仅这个时间段就已经超过了如今宇宙的年龄 , 所以即便是宇宙中最早形成的白矮星 , 也仍然没有成为黑矮星 。

更何况白矮星形成之后 , 它仍然会吸收周围的氢气等气体 , 使得表面发生氢核聚变 , 有些白矮星甚至会发生氦闪激发la型超新星爆发 , 在爆炸中烟消云散 。 因此白矮星就是想冷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因为白矮星形成之后 , 通常其周围的物质还是很丰富的 , 所以白矮星的冷却时间通常都会超过200亿年 。 而中子星由于质量更大 , 热量更高 , 周围的物质也更加富集 , 所以形成黑矮星的时间会更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