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互联网界输送了无数大佬的神秘机构,揭开面纱( 三 )

虽然当时微软方面“兴致勃勃” , 但其实1998年 , 人们生活的环境和今天完全不同 。 录像机、BP机刚刚普及 , 互联网是一个陌生感很强的词汇 。

当时没人注意到这个“倒腾互联网的”小小科研机构 。 只有王选隐约觉得微软志不在此 , 可能还有“远大战略” 。

所以当年有钱也招不到人 , 主要是门槛高、刚起步、当年信息流通还慢 。 这比尔盖茨给的8000万美元 , 不太好花啊 。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田江森曾经说过 , 我们“招聪明的人 , 没有限制 。 ”

但“聪明的人”定义是什么呢?

微软亚洲研究院第一个研究员是沈向洋(被称为硅谷的“中国之光”) , 沈向洋很聪明 , 聪明到什么程度?

他13岁就高中毕业 , 考入了东南大学少年班 , 是当时学校年龄最小的学生 , 之后又去了美国深造 。

博士一毕业 , 沈向洋就加入了微软 , 他以研究员身份加入位于雷德蒙德的微软研究院总部 。 1999 年 , 沈向洋回国加入了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