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互联网界输送了无数大佬的神秘机构,揭开面纱( 五 )

2000 年 , 计算机科研领域最富盛名的国际图形学年会 SIGGRAPH 收录了一篇论文 , 论文上出现了一个团队的名字 , 那就是沈向洋团队 。

当年的沈向洋

当时不少人对沈向洋说的“超过麻省理工”嗤之以鼻 。

毕竟SIGGRAPH是美国计算机图形学最顶尖的年会 , 每年只收三、四十篇论文 , 麻省理工参加多少年?而微软中国才刚成立 , 人头都没凑够 。

但是2000年 , 沈向洋团队的论文被选中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这些理工男前进的方向 , 他们开始不分昼夜地做研究 , 还自嘲“忙成了狗” 。

一次王坚路过听见 , 看了一眼这群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男人们 , 开玩笑说道:“我看根本是猪狗不如 。 ”

自己吹的牛 , 跪着也要实现 , 随后的几年内 , 微软中国(亚洲)研究院迎来了最为辉煌的岁月 。

2003年SIGGRAPH收录了7篇 , 2005年SIGGRAPH收录了9篇 , 这相当于当年论文收录量的十分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