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风波中的华为:带头点赞和带头指责的,或许都是同一批人( 六 )

\n

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 更离不开成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评价机制 , 离不开法治的环境 , 离不开全社会心理的成熟 。

\n

当我们仔细品味这一事件引发的种种风波、猜忌 , 就会发现:无论是“低到尘埃”的李洪元 , 抑或高高在上的任正非 , 从“我们”望向“他们”的动作中 , 总带着自己生活中的不满 , 以及在“别处”实现自己的需要 。

\n

谁把华为捧上神坛?“我们”;谁在构建搞臭华为的“阴谋”?还是这个“我们” 。

\n

但言而总之 , 不管是“捧” , 或是“杀” , 都是舆论冷静消亡的前兆 。 社会治理的信任 , 就在这样的拉锯中 , 被点滴耗尽了 。

\n

当情绪压过信任、乃至于主宰社会的主体功能了 , 对话将愈发艰难;企业信誉的崩溃、社会道德底线的崩塌 , 将愈发轻易 。

\n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