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简史之四:史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


1964年至1966年间 ,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德裔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维岑鲍姆(Joseph Weizenbaum)开发出有史以来第一款聊天机器人 。

\n

尽管当时已存在基本的数字语言生成器(可以输出连贯文本行的程序) , 但维岑鲍姆的聊天机器人是首个明确被设计用来与人互动的程序 。 用户键入自然的语句 , 按Enter键 , 机器响应 。 如魏曾鲍姆的解释 , 他的程序使“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某些自然语言对话成为可能” 。

\n

程序的名字叫Eliza Doolittle , 来自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也就是著名的萧伯纳)的作品Pygmalion《卖花女》中的角色 。 维岑鲍姆使用一种被称为MAD-SLIP的编程语言 , 运行在36位IBM 7094(早期的晶体管大型计算机)上 。

\n

由于计算时间是宝贵的资源 , 因此Eliza只能通过分时系统运行;用户通过电动打字机和打印机与程序进行远程交互 。 当用户键入一个句子并按Enter键时 , 消息被发送到伺服系统 。 Eliza扫描了邮件中是否存在关键字 , 并在新句子中使用了该关键字以形成响应 。 响应返回 , 打印给用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