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衣服的Zara, 怎么就成了硅谷最强“包租婆”?( 七 )

在时尚潮流转瞬即逝的互联网时代 , Zara 的速度最大程度满足了人们的迫切情绪:秀场上看到的东西 , 转天就能 po 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 。 再加上饥饿营销 , 更增强了人们剁手的冲动 。

试错、迭代 , 被高度“互联网化”的服装品牌

在设计思路方面 , Zara 更像被互联网思维主导的产物:试错、迭代、注重与用户的互动 。

Zara 的设计 , 一改此前服装品牌以设计师为主导的思路 。 每年 1.2 万个款式的衣服中 , 只有 65% 是计划生产 , 其中大部分都是基本款 , 而剩下的 35% 则根据当下潮流随机调整 。

之前 , 这 35% 的灵感主要依靠遍布全世界的买手来提供 。 而现在 , 买手不但会从时尚达人们的社交媒体中采集灵感 , 也更贴近普通用户 。 Zara 还有 24 小时运转的数据库 , 追踪人们想要的东西 。 每半个月 , Zara 门店的经理就会根据店内的销量、试穿量等 , 向总部发送反馈数据 , 作为设计要素选择的重要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