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衣服的Zara, 怎么就成了硅谷最强“包租婆”?( 八 )

同时 , 产品设计思路也在经历快速迭代 , 并力求在社交媒体上制造声浪 。

从 2017 年 , Zara 推出了 TIMELESS 系列 , 请来了年龄 40+ 的模特试穿 , 试图打破快时尚与年轻人的绑定;之后 , 又在官网上增加了“无性别”这一标签 , 来响应人们对于性别的开放态度 。 此外 , 随着“力量美”代替“骨感美”成为新的潮流 , Zara 也加入了生产运动装的队伍 。

这些更像是一些试错性的探索 , 比如 , 因为涉及与基本款趋同 , “无性别”系列的市场反馈并不理想 , 此后 Zara 将该系列下架 。

这个层面上 , 比起传统服装品牌 , Zara 更像快速迭代的手机 APP , 你的喜欢与不喜欢 , Zara 全都听进去了 , 你的意见会直接影响它的下一波设计 。

因此 , 在快时尚集体遇冷的当下 , 2019 年上半年 , Zara 母公司 Inditex 仍能以净销售额增长 7% 的成绩傲视群雄 。

紧跟潮流、款式多、上新快、价格低 , 这是过去 20 年 Zara 崛起的关键词 。 但现在 , 面对更加“短平快”的淘宝店和直播带货 , Zara 精密的供应链体系似乎终于显示出了一些老态龙钟的迹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