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摧毁与重塑中国的电影生态(23)

\n

传统电影人担忧的 , 就是这种转移会不会扩大 , 甚至是替代 。 但这是一个无法量化的问题 , 因为没有人知道那部分在电脑前付费观看《新喜剧之王》的人 , 是否因为流媒体的出现而打消了去电影院为这部电影买单的计划 。

\n

但是没有疑问的是 , 互联网和传统内容行业之间的距离 , 仍然在加速拉近 。

\n

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在中国 , 互联网科技企业和传统电影行业都存在着一边对抗却一边越走越近的暧昧 。 流媒体一直在尝试把更多的内容用户转移到互联网上 , 尽管遭遇了一轮又一轮的抵制 , 奈飞为首的海外流媒体仍然在不断压缩好莱坞大片的窗口期 , 奈飞的“网大”甚至已经在奥斯卡或是威尼斯等电影节上击败传统影业的影片;到了今年初 , 奈飞更是加入了MPAA(美国电影协会) , 替代被收购的福克斯成为了新的“六大”成员之一 。

\n \n

在国内 , 曾尝试将《消失的凶手》首映放在小屏幕上的乐视在当年遭遇了声势浩大的抵制 , 近几年再也没有流媒体敢对自己主控的影片提出类似的要求 。 但是院线电影的窗口期同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流媒体越来越强势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 一些包含过气明星的院线电影甚至上线一天后就会因为票房惨淡直接上线流媒体 , 而票房成绩反而会超过其在院线可能得到的数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