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真的能超光速传递信息?——爱因斯坦的EPR悖论详解( 六 )

玻尔的这样解释精妙无比 , 与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力学解释一脉相承——既然被测量前并没有确定的状态 , 那你为什么认为它有两个波函数?这不是耍流氓吗……

在玻尔的解释里 , 光子对的状态是在测量到其中一个后才确定的 , 因此 , 波函数坍缩(光子从不确定态变成某一确定态)只发生在测量的时候 , 而此前这个系统(光子对)处于所有可能的叠加态 。 测量使这个系统全空间坍缩了……没错 , 全空间坍缩 , 与距离无关 , 也就没有所谓的超光速传递信息了 。 这其实与单个光子的全空间坍缩是一样一样的 , 即使是一个光子 , 它的波函数弥漫到整个空间的所有可能位置 , 然而一旦测量到 , 它就只在一个位置 , 如果你认为这需要时间或需要考虑速度 , 那么波函数坍缩本身就分分钟超光速了 , 因为你可以说:一年前发出的光子怎么通知1光年外的自己不要出现?

所以 , 实际上真正诡异的并非是量子纠缠 , 而是叠加态本身 。

这种解释爱因斯坦自然无法接受 , 直到他去世 , 都从来没有公开宣布接受量子力学的完备性 。 所以有了那句名言:上帝不掷骰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