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高仿APP、“AI算命”……这些互联网乱象整治得如何了?( 二 )

记者近日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微信”后发现 , 依然有一些店铺大量售卖“微商专用”“营销专用”微信 , 价格30元到200元不等 。 店铺卖家告诉记者 , 只需购买付款后 , 就把安装微商专用微信的地址链接发过来 , “可以一次开5个微信号、一键转发语音、修改定位 , 永不封号 。 ”

微信团队提醒 , 使用山寨微信的安装者本人也会因软件预留的“后门”及木马而受到信息泄露、账号被盗等威胁 , 具有极大安全风险 。

高仿APP:一些被下架 , 一些仍然存在

11月 , 新华社播发《这个“李鬼”很危险!小心高仿手机APP》 , 揭露高仿APP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记者注意到 , 一些地方网信部门关停下架了一批APP , 其中不乏山寨APP 。

然而 , 作为山寨APP下载重要来源之一的应用市场 , 依然在为一些山寨APP的扩散提供便利 。

在一些手机应用市场中 , 官方APP的标识不明显 , 用户难辨真假 。 例如 , 记者在安智网检索“12123”“北京公交”“个人所得税”等关键词 , 只有后者注明了“官方”字眼 , 而其余两款应用的检索结果 , 山寨与正版仍无法有效区分 。 在应用汇等应用市场 , 检索上述三个关键词 , 官方APP甚至没有显示在结果里 , 不少下载量高达三四十万次的山寨应用仍然存在 。 在这些APP的用户评论区 , 许多使用者留言“根本用不了”“软件是骗人的”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