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智能升级,还有风控这一环( 三 )

\n \n

严格来说 , 智能风控并没有改变金融机构底层的业务逻辑 , 只是在数据分析维度上 , 增加了许多风险的因子和变量 , 让风控变得更加精细化 。 但智能风控改变了过去以合规、满足监管检查为导向的风险管理模式 , 更强调用金融科技来降低风险管理成本 , 提升客户体验和数据驱动风控能效 。

\n \n

如何突破人才和技术?

\n \n

如今 , 金融机构苦“老赖”久矣 , 他们都希望借助智能风控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 并根据借款人的社交、偏好、身份信息和设备安全等行为 , 进行综合风险评估 , 找出欺诈者的蛛丝马迹 , 挖掘其数据的矛盾点和可疑点 , 识别和预防欺诈事件的发生 。

\n \n

但要实现智能风控的这一建设目标并不容易 , 数据和人才是制约当前智能风控普及的两大关键瓶颈 。 平心而论 , 金融机构从来都不缺数据 , 但金融机构的数据短板不在金融上 , 而是在与互联网相关的社交、电商、出行等领域数据上 。

\n \n

同时 , 金融机构较为缺乏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人才 , 而建设智能风控不仅要熟悉掌握风控的流程、规则和体系 , 还需要搞清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如何与风控相结合 。 如果没有专业的人来做 , 智能风控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也只是看起来美好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