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不打脸:人脸识别滥用的十大应对方案( 二 )

事实上 , 2019 年人脸识别技术相关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已经多次曝光 , 今年 8 月初一个 3D 打印公众号发布的测试视频中 , 实验人员用 3D 打印的蜡烛头像成功骗过支付宝人脸识别系统买到了一张火车票;9 月份 , 换脸软件 ZAO 被工信部约谈整改;10 月份 , 嘉兴上外秀洲外国语学校的小朋友们在课外科学实验中发现 , 只要一张打印照片就可以代替真人刷脸 , 骗过小区的丰巢智能柜 , 取走父母的快递件 。 事发后丰巢紧急下线了 “刷脸取件” 。

虽然支付宝和微信在人脸识别风险事件的处理 中都展示了足够的诚意 , 而且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风险评估尚未有业界的权威报告 ,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 , 这个风险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

其实早在 2017 年 , 安全牛就曾经报道过 Gitglass 在黑帽大会上的一次题为《最没用的企业信息安全技术》黑客调研 , 结果如下:

时隔两年 , 如果大家对上面的调查结果有异议 , 不妨我们重新投个票 , 从下面选出你认为的最脆弱的企业安全技术(如有其他选项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