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互联网司法的中国之路( 二 )

从智慧法院到互联网司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6月30日 , 中国网民由1997年的62万人增加至8.54亿人 , 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 , 数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新发展、新应用 , 不仅带来了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 , 而且涉互联网产业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 “互联网+”的模式也为国家治理和司法审判工作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 如何促进司法便民、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 成为互联网司法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

自2013年开始 , 人民法院将司法公开作为互联网技术在司法领域应用的重要切入点 。 人民法院积极推进审判流程、庭审公开、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等四大平台建设 , 先后建立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庭审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 不断促进司法公开透明 。

网民罗山至今仍能回忆起 ,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13年8月通过人民网开设的官方微博观看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审理情况 , “这在以前 , 可是看不到这么高级别的官员审判的 。 ”罗山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