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互联网司法的中国之路( 四 )

自“四五改革纲要”和“五五改革纲要”发布后 , 纲要中均将加强信息化建设 , 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列入改革规划 。

据了解 , 近年来 , 人民法院针对互联网司法的机构设置、审理机制、技术标准、诉讼规则等 , 陆续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规范 。 目前 , 互联网司法制度的总体框架已初步搭建完成 。

互联网审判机构的“样板间”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要 , 各地法院因地制宜 , 推动“互联网+司法”审判机制创新 。 2015年4月 ,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在辖区法院开展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试点 , 集中审理网络支付纠纷、网络著作权纠纷、网络交易纠纷等案件 。

2017年8月18日 , 我国设立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 。 2018年9月9日、9月28日 , 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先后成立 。 记者获悉 , 这三家互联网法院共设置8个互联网专业审判庭 , 配备84名法官 , 法官平均从事审判工作年限10年以上 , 年人均结案700件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