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天的努力,看滴滴如何回归顺风车本质( 四 )

而改造并重启顺风车业务对于滴滴来说 , 则意味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 , 还要面对各种琢磨不透的风险 。 在此前的顺风车媒体开放日上柳青就曾坦言 , “为了这个业务我们要不要担这么大风险” , “尽管你做了一款最难用的 , 天天在体验上挨骂的产品 , 然后又不能300%的保证安全 ,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但很快 , 现实就给出了答案 。 柳青在这场媒体沟通会上所提及 , 改变她想法的 , 是北京怀柔、密云、燕郊这些区域的学生 。 在此前关停了顺风车业务后 , 他们的出行体验并没有提升 , 相反由于晚间例如公交及地铁的不便 , 各种黑车不透明的叫价以及不可知的安全隐患 , 反而更让家长担心 。

顺风车服务的本质 , 是帮助用户解决出行难问题的同时 , 解决私家车主空驶的问题 , 这无疑也是符合共享经济的特质 。 这一服务在现阶段不仅有市场需求 , 同时也有其存在价值 ,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下架顺风车服务 , 到最后安全的或许只是滴滴出行这家公司 , 对于那些真正有需求的用户来说 , 在乘车出行时依然会面对各种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