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不够“网络星期一”来凑,中美零售殊途同归?( 四 )

反观中国 , 每到购物节就是点鼠标、看手机 , 线上如火如荼 , 线下虽然也有消费者 , 但远未达到美国消费者那种疯狂程度 , 其中原因何在呢?

想一想中国的购物节是怎么来的?原本11月11日是公认的“光棍节” , 并无“双十一”这种提法 。 2009年11月11日 , 淘宝举办网络促销活动 , 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远远无法与现在相比 , 但也取得了远超当时预想效果的成绩 。 从此双十一逐渐成为淘宝大规模促销的固定日期 , 并成为中国电商行业的年度盛事 。

而之后的双十二、618、818等购物节的出现也基本遵循了这种“轨迹” 。 由京东、苏宁这样的头部电商平台发起并逐渐蔓延开来 , 成为行业内公认的节日 , 也在每年都以更多的花样、更大力度的优惠吸引着消费者一次又一次“剁手” , 从而获得更多利润 。

但在中国的线下零售市场 , 却缺乏像淘宝、京东这种号召力极强的巨头 。 即使是要举办一些优惠、打折、减价之类的活动 , 也只能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 而不可能将其推广开来成为一个公认的节日 。 况且在线下抢购这种事 , 中国消费者在没有互联网的那些年里已然经历过多次 , 现在网购如此方便 , 几乎所有商品都能买到 , 又何必去线下与人争抢呢?我们现在看着美国购物节商场中的抢购狂潮的视频“吃瓜” , 但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亲身体验这种“疯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