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通到申通,传统IT正在被抛弃( 三 )

第1则

半个月前 , 宇宙第一行工商银行联手阿里“上云”的新闻刷了屏 。 原因在于金融业务对信息科技抱有巨大需求 , 又对数据安全极度敏感 , 对云计算厂商而言 , 这既是“必争之地”又是“硬骨头” 。

金融作为国家经济运转的基石 , 自身的基石首先就是传统的IT基础设施 , 即通常所说的IOE 。 以工商银行“上云”为信号 , 我们可以认为 , 各行各业全面上云已是必然 , 传统IT丢失的地盘绝不止于互联网领域 。

近日 , 斥百亿巨资完成入股的申通与阿里再度加紧了联系 , 申通快递对外宣布:已经成为全国首个全面上云的快递企业 目前包括订单平台、巴枪系统在内的核心业务系统已稳定运行在阿里云上 , 云上日处理订单量近3000万 。

申通技术总架构师易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到:“申通选择全面上云 , 不仅是在变革基础架构 , 更是一场研发模式的变革” 。

申通此前一直是以传统IOE架构基础上构建的IDC系统运行 。 从业务表现能力来看 , 高速增长导致数据量膨胀已经使系统无法支撑 , 比如订单系统只能保留3~6个月的数据查询 , 对历史数据都无法进行在线搜索 。 从更深层次来看 , 目前基于传统架构的数据孤岛效应明显 , 导致很多信息不能共享 , 申通整个业务模式创新都受到了阻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