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开始用北斗导航,看北斗与GPS的9大技术区别( 六 )

\n

4 境内监控 \n

\n

卫星定位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空间星座部分 , 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部分 。 其中 , 地面地面监控部分又由三大部分组成:监控站 , 主控站 , 注入站 。

\n

GPS系统在全球建 5个监控站 , 1个主控站和3个注入站以保证卫星运行 , 这些站都设在美国国土上 , 并且在全球分布很均匀 。 包括美洲大陆的美国本土 , 太平洋的关岛和夏威夷、印度洋的迭哥枷西亚以及大西洋的阿森松群岛 。 中国没法把监控站建到全球 , 所以中国在设计北斗系统时必须考虑到 , 地面监控部分只建在中国境内 , 就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 在境外建站也不是不可以 , 只是就算建了 , 也只起到提高精度的作用 , 绝对不能作为控制功能 。 这本来是北斗的劣势 , 境内监控是被逼出来的 , 没有其他选项 , 但现在成了北斗的安全优势 , 不用受制于其他国家 。

\n

如今中国境外的首个陆地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站 “北极站 ” , 将于今年在瑞典开工建设 , 预计两年建成 。 中国将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建造首个境外卫星跟踪站 。 从南美到北极 , 中国卫星产业开启全球化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