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背景下,个人信息泄露成为普遍问题。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不断增多,且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科技的发展本身是把双刃剑,大数据给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带来新的曙光。
2013年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首次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作为消费者权益确认下来,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由于消费者在此类纠纷中的举证困难,而使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遭遇瓶颈,缺乏可操作性。在此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是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很多App都需要通过注册账号或开启定位等来体验完整的功能,在注册账号时需要设置头像、昵称等信息。建议消费者在设置此类信息时,如非必要,尽量避免使用自己的真实照片和真实姓名;对需要开启定位功能的,可自行在手机中设置“仅使用App期间”打开。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要仔细阅读隐私协议等涉及个人信息的条款,明确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范围、目的和依据等,建议只在确属必要的情况下才向经营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者进行授权。
二是对自己授权或者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持续跟踪。消费者接受个人信息条款或者向经营者提供个人信息后,还应随时关注经营者个人信息条款是否进行修改,经营者是否有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经营者是否存在非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等。当消费者不同意经营者继续处理其个人信息时,要积极行使“撤回同意”权利,要求经营者停止处理或及时删除其个人信息。
三是注意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包装单据和资料。快递包装盒上通常都会有一张打印的含有姓名、电话、地址的快递单,包含消费者下单时所预留的个人信息。在收到快递并拆除包装后,建议消费者在丢弃这些包装前,撕去包装盒上的个人信息,或对其进行涂抹遮盖处理。消费者要保护好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一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编织成一张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网”。当自身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的,要主动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举报,提供案件线索和相关凭证,维护自身及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消费者|做好个人信息保护请注意以下几点】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推荐阅读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菜市场|超市菜市场 办年货个人防护要注意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泄露|松下称黑客在网络攻击中获取了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 王者荣耀|【黑马早报】新东方:俞敏洪个人文章不代表公司观点;王者荣耀2021全球吸金超28亿美元;22岁编程世界冠军加入华为…
- 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不得强制要求用户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
- clv|如何选择小众赛道?先对消费者进行价值评估
- 消费者|消费者哪些权益受法律保护
- 大片|致敬向美好生活奔赴的每个人,微众银行联合视觉志打造走心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