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要是提及今年最火的几个概念,元宇宙肯定位列其中,不过现阶段,我们尚不能对元宇宙下一个清晰的定义,元宇宙的成熟也尚在一个遥远的阶段。那么关于当下的元宇宙,我们可以怎样看待?本文作者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文章插图
在2021年的岁末之际,不禁感叹元宇宙元年之热闹,从元宇宙NFT头像,到元宇宙数字地产,再到元宇宙旅游景区等等,仿佛科幻感十足的元宇宙眨眼间就从人们的概念认知中完全降临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总而言之,只要提及元宇宙,行业内外都充满着快活的空气。短暂蛰伏之后,年低的元宇宙概念股再度活跃,截至发稿,浙文互联、博瑞传播、凯撒文化涨停,数字政通、美盛文化、天神娱乐等跟涨。
实际上,有较乐观的估计认为,真正的元宇宙成型大概要到30年后的2050年。而巧合的是,在30年前的1992年,“元宇宙”一词才正式诞生于尼尔·斯蒂芬森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
在小说里,人类通过数字替身,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生活,其中人造的虚拟空间也称为元宇宙。
可如果从《雪崩》的角度看今天的元宇宙,或许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元宇宙”几个字,但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低配”!
事实上,这种跨越时空的元宇宙视角就等同于站在30年后,看现在的元宇宙。
一、技术祛魅,庆祝元宇宙的篝火不应在此时燃起虽然在科幻小说中元宇宙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但现实中新兴事物的准确定义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人们对于元宇宙的理解认知实际上并未统一。
【 vr|现在的元宇宙:一款低配版的科幻游戏】这就导致现在的人们对待元宇宙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摸到什么算什么。
被誉为“元宇宙第一股”的游戏平台Roblox认为元宇宙产品应当具备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再结合Roblox的UGC游戏平台身份来看,UGC游戏社区似乎成为当下多数人对于元宇宙的印象。
而前段时间,扎克伯格更是将Facebook改名为元宇宙的缩写Meta,并向媒体演示了沉浸感更强的VR虚拟会议室,让人们对于元宇宙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国内,12月27日,百度最新发布了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并实现了10万人同屏互动和“万人演唱会级”的真实声效还原。
而更早之前,陌生人社交应用Soul则宣称通过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身份”,让用户可以不受现实世界的时空、外貌等因素的影响,在Soul构建的社区中进行社交和互动,从而打造出了一个社交元宇宙。
除此之外,还有景区、海洋公园等文旅产业也刮起了元宇宙之风,但似乎又没人能说得清究竟何为元宇宙,反正只要宣传带上元宇宙,反映到资本市场都能掀起一波股价的上涨。
目前来看,无论是UGC游戏还是虚拟会议,又或者是社交,都只是元宇宙功能层面的一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甚至连元宇宙的雏形都算不上。因为抛开元宇宙的噱头,在市场上都能找到类似的替代品。比如在构建一个高度开放且自由度极高的虚拟世界方面,《堡垒之夜》《原神》《我的世界》等游戏产品并不输给Meta公司旗下的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
另外,元宇宙的包容性似乎在概念营销层面被提前放大,这对元宇宙的发展或许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对于新生的元宇宙来说,热点营销颇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有助于元宇宙博得更多资本和市场的关注,从而加速其发展进化;但另一方面,过度炒作元宇宙,或许会滋生市场浮躁情绪,导致元宇宙产业鱼龙混杂,提前掉入“监管雷区”。
推荐阅读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虚假粉丝|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知识店铺|百度文库:知识店铺开店量突破50万家,发布亿元优质内容激励计划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火狐|火狐回应 Firefox 无法访问网页:服务器更新触发 bug,现已解决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