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现在的元宇宙:一款低配版的科幻游戏( 二 )


不过在互联网江湖看来,概念营销就如同无根浮萍,难以长久。元宇宙的一切魑魅魍魉,都将在实实在在的技术鸿沟面前不攻自破。
事实上,虽然元宇宙的美好想象撩拨的各大科技公司和资本市场躁动不安,但技术的跃迁进化并非短时间内就能突破,特别是对于由多技术共同搭建交织而成的元宇宙来讲,桶内能装多少水,可能取决于任何一块最短的技术木板。
从底层基础设施和终端硬件设备层面来看,元宇宙包括但不限于:人机交互、设计工具、实时渲染、隐私计算、AI、工业互联网等等;从软件与技术协同层面来看,元宇宙包括但不限于:5/6G通信、云计算、区块链节点、边缘计算节点、DPU和近乎无穷的算力等等。
另外在用户端,VR头显、传感器、芯片等必备硬件同样需要多次的技术革命才能满足理想状态下的元宇宙需求。
事实上,现在的元宇宙入口几乎被认定为VR,但VR也是元宇宙的第一道技术门槛。
2016年曾被认为是VR元年,就如同现在的“元宇宙”一般,在概念层面被炒的炙手可热,但因为网速、算力、内容、场景等现实技术原因,VR行业在2016年之后发展前进的脚步就变得极为缓慢。
直到2020年10月底,Facebook(现更名为Meta)发布的VR穿戴一体机Oculus Quest 2上市,售价299美元(约合人民币1904元),并在发售三个月后就实现累计销量300万台,如今距离1000万用户的VR设备里程碑仅一步之遥。再加上今年的元宇宙,VR热潮才再一次来临。
截至到12月中旬,2021年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145起VR行业融资,同比增长19.8%,其中,中国VR行业2021年的融资事件为55起。而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国内诞生元宇宙的企业更是超过了700家。

vr|现在的元宇宙:一款低配版的科幻游戏
文章插图
虽然VR重获资本市场的青睐,但想要成为元宇宙的入口或许还为时尚早。
一方面,目前主流的VR设备分辨率最高支持到4K,但14k以上的分辨率才能基本使大脑认同,而要达到人眼最自然的清晰度,则需要至少16K的水平。
另一方面,设备的参数刷新率决定了VR画面的流畅度、是否会出现延迟和重影,以及用户在使用VR设备时是否会产生的眩晕、呕吐感等等。VR设备最理想的刷新率是180HZ,但现有的大部分VR头显刷新率都在70-120HZ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VR设备目前存在的清晰度不足和刷新率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等问题,只是VR作为元宇宙入口需要面临的部分问题,智能交互、头显重量和产品价格等都是影响VR元宇宙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仅元宇宙的VR入口尚且未能完全打开,更别提AI、6G通信、实时渲染等元宇宙更深层次的技术构建。其实,科技的发展自有其规律,元宇宙就像是科技进化路上交织出的文明成果之一,即使无人炒作追捧,科技也会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那样,缓慢而又稳定地推动着元宇宙的前进。
总之,庆祝元宇宙的篝火不应在此时燃起。
二、未雨绸缪,元宇宙法则当立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1950年出版的《我,机器人》一书中,超前地确立了“机器人学三定律”,并由此奠定了“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如今,70多年过去了,即使人类依然未能创造出能够自主学习、思考且拥有情感的高级智能机器人,但这并不妨碍人类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宪法”来约束机器人。事实上,关于机器人的法则本就应该先于高级智能机器人所诞生,并且智能机器人只有在安全合规的运行法则中,才能够得到最快速的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