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提供运营服务获取服务收益——2.0模式: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基础物业服务、人才培训服务、活动策划服务、品牌推广服务等产业服务,获取服务收益;运营成熟的文创园区,还可以通过轻资产输出品牌、管理等,托管运营其他园区获取服务收益。
3、通过产业投资获取投资收益——3.0模式: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园区基金等,投资孵化优质的文创企业、园区物业资产等获取投资收益。
目前我国大多数文创园区还是处于较为传统的重资产开发1.0模式,主要依靠房地产销售或自持物业出租来获取收益;也有锦和商业、德必文创等“二房东”走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对文创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受托运营来获取出租收益、服务收益;还有首创郎园这种“轻重结合”模式,一方面通过自持园区物业空间获取出租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内容运营、文化活动运营获取服务收益。
文章插图
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何有效运营?
1、合理的产业定位。
园区规划建设者必须反思如何对产业园区进行合理定位,从目标和路径上划定园区的发展方向。准确合理的定位必须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的文化环境和资源禀赋,二是园区的微观架构和产业链体系。
2、发挥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优势。
文化与其它产业资源最大的区别就是地域特色性,一定的地域、人群和历史传统决定了该地区文化所具有的特殊禀赋。文化产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就是文化,其发展不能与地域文化特征相背离。文化产业园区是对一定区域内文化禀赋的整合,因此更应注重对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文章插图
3、构建协作联动的产业链体系。
合理的产业定位还应处理好园区内各个产业链主体之间的关系。根据“园区经济”规模化、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理念,文化产业园区需要建立协作的、联动的产业链体系。构建产业链的核心是将一系列位于同一产业链上不同位置,担任不同职能的企业整合到同一主导力之下,通过降低上下游交易成本和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增加产品生产各环节的利润和价值。因此,文化产业园区应该是一系列处于产业链上下游、能够彼此关联协作的文化企业的集聚体,而不仅仅是同类型文化企业在物理空间上的汇聚。
文章插图
4、开放的园区格局。
文化产业园区不同于制造园、工业园,里面不仅有创意设计者、创意产品生产者,还有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的观摩者、体验者,更有文化产品的购买者和文化休闲娱乐设施的消费者。因此,开放性是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链各环节运转始终坚持的原则。
文章插图
5、将文化创意生产过程前台化。
文化创意生产过程的前台化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别消费者的好奇心,而是使文化创意生产者能够走出后台的限制,在开放生产过程的同时与消费者有更多关于文化创意的思想交流,产生同道中人的共鸣,激发更多创意灵感。同时,开放生产过程可以增进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了解程度,培养出更多文化创意爱好者,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
文章插图
6、将消费者个性需求融入文化创意生产。
既然文化产业园区要以开放格局示人,那么仅有生产者一方自然不能谓之“开放”,只有当消费者的意愿能够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格局。
推荐阅读
- 茂森跨境电商|惠州首个产业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
- 园区|四大赋能助力 东至龙工场获评“安徽省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 盐城|半年进出口额达3.3亿 大龙网盐城龙工场获评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 故宫|从新文创到深度数字化,腾讯与文博“联姻”的五年之路
- 数字产业园|荔城区首个跨境数字产业园开园
- 龙塘|紧邻快递产业园 这个“淘宝村”3年卖出4个亿
- 卫浴|十堰市仙桃商会及沔商总会赴竹山县卫浴汽配产业园考察
- 文化|国家文创实验区知识产权线上专题活动助力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
- 投资者|德艺文创回复关注函:目前暂未涉及“元宇宙”业务
- 产业|八六三软件、中原英才应邀到新乡大数据产业园考察及合作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