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研究120个抖音做新品牌的公司,我总结出对电商的8条思考( 二 )


谁的试错效率和容错机制更高,那么300万的天使创业基金理论上讲也可以测试10次了。
社会需要容错机制,创业也需要一个高效率的需求测试系统,传播均等化后的传播平权归根带来的是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
在和一个在抖音体系里成长的一个品牌交流过程中,他跟我类比抖音特别像一个打怪升级系统:
首先好的游戏打怪系统一定是要让起手变得容易的,也就是入门的门槛不要太高,入门难度太大,就会让很多小白用户,还没长大就挂机了,游戏的设计机制也就毫无价值了,所以抖音对于小白电商从业者而言非常友好。
但是好的游戏一定是要等级体系和不断攀升的难度体系的,缺乏了难度,就会让难度高不可攀,这就又拥有很大问题了。
所以抖音电商是既难,又不难的系统。不难在入门,难在进阶每一步向上一个阶段跃升,都需要升级品牌表达系统和进阶机制。
所以传播的均等化,不是商业的共富机制,也不是商业的平均机制,而是在开局给大家一个平等的起手式。
所以这个时候,就会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在抖音里是不是只能打造产品,而不能打造品牌?
List 3:光靠抖音电商体系为什么难出真正的品牌?
抖音电商当然是很好,但是对于真正有品牌雄心的品牌而言,抖音可能只是一个传播媒介,而不是完全的全链路塑造品牌的地方。
读过我很多文章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品牌是用户选择出来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营造一个给用户选择的机会,或者叫自由博弈的机会。
所以品牌一定是要在各种渠道都可以找到的,并且长期可以看到的。
在传统媒体派看来,品牌首先要在用户心智中完成预售,用户已经有了选择,只是找到一个地方去买到一个产品。
但在兴趣电商而言,用户在在刚刚进入到抖音这个生态的时候,实际上用户是以消费内容为主,不是来买产品的,所以这就决定了用户在抖音购买很多情况下不是计划性购买,而是随机性购买,随机性购买的肯定不是长期急切高频购买的产品。
所以这个逻辑是先有人,后有产品的逻辑。这个逻辑也就决定在抖音系里可能是很难让用户多次博弈购买的,毕竟抖音是内容找电商,而不是电商找内容,这样的倒置逻辑之下,抖系可能难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但是这样说就是否定了抖音电商的价值,可能对于第一波的新品孵化,还是有很红利和价值点的。
List 4:再来说点抖音电商好的方面,传播的均等化最大价值是好产品能出来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亚马逊电商逻辑,亚马逊的电商逻辑刷量、刷单是完全没有生存空间的。
所以一贯制造泡沫习惯了的中国品牌,在亚马逊上就遭遇到了一个危机。
因为属于把劣币习惯弄到国外去了。这也是这一波新消费品牌问题,为了获得融资,疯狂制造泡沫。
泡沫的危害是什么?我认为是不公平的选拔机制让好产品出不来,而是让会刷单,会玩流量的产品跑出来。
也就是谁嗓门大,谁跑出来。在与一位在抖音里今年跑到非常头部的一个品牌交流中,他给我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抖音的传播均等化后,对于认真做产品商家是最友好的。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爆品本质就是要有复购和二次的口碑传播。在传播这件事变得相对简易化以后,能让产品品牌更加把专注力和注意力放在产品打磨和产品本身价值传达上。
这对于产品主义和匠人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能让匠心和产品主义回归。这也同时能够让再小的品牌也可以被看见。
List 5:抖音电商是一个蜂窝状,网状的多平台触点电商生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