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厂商正在利用中国互联网行业灵活的架构、机制、运营策略,打破日本本土产品的垄断。
在主播资源的争夺上,这种情况格外明显。
「霞光社」采访了另一家直播出海平台的业务负责人Jacky(化名),他对直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有坚定的看法。他说:“直播平台的核心是主播。主播是内容的生产者,和端内社交关系的圆心,这在全球各个市场都是一样的。”
而在日本市场,对主播的争夺更为关键。他认为,近年中企出海日本最抢眼的领域是手游,但游戏可以理解为“打包好”的一种商品,生产环节由厂商牢牢把控,只要以强大的研发能力做出优质的作品,在日本这种成熟市场上,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成功概率。
直播则不同。直播的内容生产可以理解为“部分外包”,进入陌生市场时,要依附于当地的创作者群体或某些垂类行业。所以,相较于游戏,直播更需要本土化能力,需要与当地主播和行业深度链接、融合。换句话说,平台不仅要搭建端内的关系网,线下的网络更加重要。
“很难想象把一个直播APP扔在日区应用商店,然后烧钱买量就能成功,况且日区买量成本也是不低的。”Jacky说。
就是在主播这个核心资源的竞争方面,中国企业赢过了僵化、死板的本土公司。
日本最大的直播平台之一Pococha Live,背后公司为DeNA——一家日本著名的网络服务集团,其最主要的业务为游戏研发发行,手握《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等多个知名IP。
在DeNA的荫蔽下,Pococha Live从游戏直播开始,逐渐向娱乐直播扩张,流量和资金的支持使其快速成长为头部平台。
文章插图
图源:Pococha Live官网
然而大公司的背景,似乎让Pococha Live无法兼顾太多主播的需求。
据了解,Pococha Live对旗下签约主播实施严格且统一的管控制度。例如,主播在平台的月直播时长需要在200小时以上,才能够赚到不错的收入,平均下来每天至少要直播6小时,只有全职主播才能达到。同时,对于没有粉丝基础的素人主播,Pococha Live没有任何扶持,流量会明显偏向那些已经在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上积累了一定粉丝量的红人。
DeNA集团的主营业务和直播还算有些关联,还有其他的一些日本大财团,看到直播赛道火热后“顺手”入局,此前并没有相关的业务基因。
他们本能地以经纪公司运营艺人的方式运营主播,但实际上,很多想要成为主播的人看中的是直播行业的灵活性,并不想被经纪公司的运营规则牵制,被迫把太多时间花在直播上。
这种思维僵化、自以为是的“财团病”在日本非常常见。“而中国公司,在不同市场的运营策略和方式都非常灵活,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能够及时做出反应。”Summer说。
他以MICO在日本的主播运营政策举例:
首先,MICO对主播的月播时长要求很低,月播30小时以上就可以拿到平台发放的基本工资,对主播的生活是一种保障,若主播生病或有其他事情也可以请假。有时,主播月播时长稍有不足,但粉丝增长数据表现好,平台也会灵活地酌情发放工资,鼓励他们继续播下去。
同时,MICO并不禁止旗下主播到其他直播APP上开播。这在有些平台是被严格限制的,有的甚至会对转移平台的主播收取高额罚款。
更重要的是,MICO对于没有任何粉丝基础的素人主播,会给予多方面的扶持。比如邀请前辈主播开展培训,通过banner等方式帮助新人主播宣传,给予一定的流量扶持等,对于素人主播的接纳度非常高。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迅销集团|新疆回应“山姆下架新疆产品”:劝相关企业不要割自己肉贴美国脸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金条|继陈小春假金条,主播为带货掐哭孩子配合卖惨,直播交易还能信?
- 浙江大学|IEEE正式推行首个隐私保护机器学习国际标准 蚂蚁集团参与制定
- 深圳|OpenHarmony 项目群 12 月新增捐赠人美的集团、深圳开鸿
- 恒生科技|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5%,京东集团涨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