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人性化的规则让他们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平台的优质主播。
Summer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去年9月,一位叫做なむじゅう的主播来到MICO,她曾是Instagram的小网红,拥有一万多粉丝。成为主播一个月后,なむじゅう借口生病请假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回到MICO。
她向Summer诚恳说明,自己请假的那段时间去了一个更大的直播平台,但当她有任何需求时都无法联系到平台的运营人员,平台也不会给新人主播任何流量倾斜。开播的那段时间,她既没有观众,更拿不到什么收入。なむじゅう选择回到MICO后,MICO依然接纳了她,后来这位主播在MICO彻底安顿下来。
不仅如此,为了吸引主播,中国公司采用了更多本土平台从未试过的玩法,比如“造星”。
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立志成为偶像、从事艺人活动的年轻人失去了舞台,直播APP成为他们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的一种方式。这一类才艺突出的主播,能够在直播APP的各类运营活动中斩获很好的名次,作为奖励,平台会为他们提供线下曝光、甚至定制作品的机会。
打开Bigo Live的Twitter,很容易找到各种为主播提供的线下互动、展示机会。与日本杂志《GLITTER》合作的摄影及采访、新宿街头楼宇大屏上头部主播的广告视频、年末BIGO LIVE JAPAN 2021 CEREMONY线下主播颁奖礼等,让想要拥有更高人气的主播们趋之若鹜。
MICO也是如此,去年10月,他们与大阪市政厅联合举办了“点亮大阪”活动,4位平台主播为在场和通过直播观看活动的民众带来表演;MICO还和日本手表品牌BRILLAMICO等展开合作,旗下主播成为了形象代言人。当然,这些主播都是平台各类活动的优胜者。
Summer介绍了一位叫haruno的主播,她此前曾在其他平台直播,后来,身为钢琴演奏者和歌手的她,得知MICO举办了名为Star Project的系列活动,获胜者可以在日本知名音乐人YANAGIMAN的协助下制作专属歌曲并推出唱片,于是转而签约MICO。后来她如愿在Star Project活动中获胜,发行了个人第一张单曲,“点亮大阪”的舞台上也有她的身影。
文章插图
图源:受访者供图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非常聪明,不仅可以吸引主播,也与用户的喜好不谋而合,并且可以高效打通资源。
日本的偶像产业一向发达,民众喜欢这种偶像养成的感觉,乐意为自己支持的主播花钱应援。而平台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种渠道,来加强主播与用户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会有品牌看中平台和主播的流量,参与合作,这样一来,就以平台为中心编织出更加紧密的网络。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日本品牌和中国公司的合作意向正在不断增强。
Summer说,他们并不避讳自己中国公司的身份,很多品牌其实被中国的巨大市场吸引,希望通过和中国公司合作,将触角延伸至中国。他也确实曾将一个日本消费品牌介绍给了国内一家MCN公司。“但沟通的过程还是需要交给日本员工负责。”他补充道。
更灵活、更接地气的方式,更谦和、更人性化的服务,以及更创新、更多元的玩法,让中国直播APP在各种资源的积累,尤其是主播资源的争夺上占到了便宜。
显然,在克服了最初的“水土不服”后,中国公司已经在与本土平台的新较量中找到了关键点。
下一站历时四年多,中国平台在日本市场完成了初步的拓荒,那么下一站呢?
2021年11月,Google、Roland Berger、大观资本联合发布了《2021移动应用全球化指南》,将直播社交归类为“云社交”赛道,定义为“以线上消磨时间为主要目的的陌生人社交”。而日韩市场为“云社交”的高用户支出规模区域,头部集中度低。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迅销集团|新疆回应“山姆下架新疆产品”:劝相关企业不要割自己肉贴美国脸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金条|继陈小春假金条,主播为带货掐哭孩子配合卖惨,直播交易还能信?
- 浙江大学|IEEE正式推行首个隐私保护机器学习国际标准 蚂蚁集团参与制定
- 深圳|OpenHarmony 项目群 12 月新增捐赠人美的集团、深圳开鸿
- 恒生科技|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5%,京东集团涨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