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四 )


从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企业的动作中可以看出,目前数字化助力实体经济的行业共识已经形成,他们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与赛道上稳步前进。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05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互联网企业需要与实体经济的不同行业合作,才能打开局面。
与消费互联网的面向c端消费者提供的易普及、迭代快的线上化服务不同,产业互联网面对的是中国规模巨大、集群众多的产业体系,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痛点,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细节,不同产业的差异所产生的需求千差万别。
实体经济的数字化需要更深入的定制,更贴合实际需求的行业解决方案。它需要互联网企业对不同产业,全链条上下游痛点、需求的深入洞察,并且拥有较强的资源整合和技术实现能力。
其次,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我国工业产业和制造企业的情况较为复杂、发展不均衡,在部署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要用很长时间扎根产业,解决在实际落地中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才有可能摸索出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从腾讯这支品牌片里,来看看当数字科技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和矿井油田,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小店,从田野到餐桌,各种智慧应用落地生根,具体会是怎样的一幅新场景。
当农业与数字化结合,优秀国货、农品通过码链溯源展现真实品质,降低消费者鉴别甄选商品的门槛,同时增溢地标农产品品牌价值,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当数字化进入医疗行业,AI影像技术助力医生,大规模快速筛查青光眼、新冠肺炎、癌症;AI“降噪”技术应用到人工耳蜗,提升声音的清晰度和识别度。
当制造业与数字化碰撞,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在工厂端销量、库存实时记录,无论是经销商进出库、门店入库、销售,全部通过扫码设备实现信息录入,库存和销量一目了然,厂家可根据数据变化及时调配资源,避免积压库存。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文章插图

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在一块一块,拼起整个“数字世界”的拼图,每一个数字都有它的实体归属。它是蔬果粮食增收后,每一个农人露出的笑脸;它是提升医疗设备准确度后,每一个患者康复的希望;它也是每一个人创造更高效工作,体验更美好生活的保障。
千里江山,江河奔流,万里青云。
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智慧能源、智慧交通、AI 种植、智能制造、智慧零售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终将走向融合,共同繁荣。
06过去30年时间里,无数创业者壮志凌云,无数企业成败兴衰。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思考“英雄和时势哪个促成了对方”,我觉得还是中国崛起的巨大势能,国家长期投入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在拨号上网的时代,全国的平均网速只有14.4KB-56KB,下载速度约每秒7KB,一个四分钟的短片,要用一个小时才能缓冲着看完,这是一个令人崩溃的速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启动4万亿经济方案,开启大规模基建。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从2008年的8万公里到2020年的14.6万公里,公路里程从2008年的373万公里到2020年将近520万公里,全国基站数量从2008年68.6万个到2020年931万个,其中4G基站575万个,成就了电商朝发夕至的配送速度、短视频高速低价的巨大流量。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每一轮的动力切换,都是重新出发的机会。而世界工业发展经历了蒸汽机时代、传统能源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现在正处于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化相结合的时期。占据新一轮技术高地的机遇之门正在开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