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现|淘宝“好评返现”没了( 二 )
更有甚者,因为“刷好评”的存在,有的评论区还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例如在某话费自助充值商品评论区,出现了“走线整齐”、“穿上去较舒服”这类明显是用来评价衣物的标签,看起来颇为喜感。
文章插图
此外,为了获取更多的好评,部分商家还会通过信息、电话、平台留言等方式,联系买家留好评。当然,与其说是联系,不如说是无尽的骚扰。
一位网友在微博晒出截图,签收商品之后,客服10月24日、10月30日、11月2日、11月5日,分别发了4条消息求好评。
客服的每段话术还都不重样。先是“小店搞活动需要您的支持”,再是“我一个男孩子也不怎么会说话”,第三次就是“您别嫌烦,我们打工不容易”,第四条“帮帮我吧,就这一单,行吗?”。
而每条消息后面都会带上一句:满星截图补1元,带图加1元。在被折腾了两星期后,屈服于客服的执着,该网友给了一个好评。
但故事的结局不总是这么如愿以偿,也有很多的买家被骚扰得不厌其烦,甚至产生反感。反过来,到评论区揭露商家的骚扰行为。对于商家来说,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评论失真,导致了一些消费者网购时会选择略过好评,直接看中评和差评,从而得到更加真实的反馈。某种程度,对于商家而言,也并非一件好事,它更像是评论体系崩塌之后,商家在“内耗”。到头来,商家花钱花力,却不见得收获较好的结果。
三、淘宝、京东、拼多多都在整治了
实际上,在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好评返现”是一个违法的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如果故意帮助商家做出虚假或者让人误解的好评,消费者也同样会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如实好评,则无任何责任。
2021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经营者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诱导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
监管部门对“好评返现”等相关行为的定性更加具体和细化。
同年10月,江苏扬州三家餐饮店,就因在外卖内放置好评返现卡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责令店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1.2万元。也正是这起案例,让“好评返现的违法属性”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文章插图
此前,除淘宝外,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对好评返现这一行为做出了限制。
京东明确提出,商家不得在店铺页面、商品详情页面、活动页等页面中出现或者利用咚咚、短信或配送包裹等形式推送“以物质或金钱承诺为条件鼓励、引导客户进行好评”的营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全五星返现、好评返现、好评免单、好评返红包、好评返优惠券等。
拼多多也有规定,关于好评返现,平台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违规行为所涉商品采取降权、搜索屏蔽、下架等处理措施,并可能对相应店铺采取所有商品移除资源位、禁止上资源位、标签页降权、搜索页屏蔽、禁止上新、禁止上架、商品全部下架等不同等级处理措施。
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更是对“虚假评论”的商家进行大规模整治。从2021年5月初开始,亚马逊封停“涉及虚假评论”的大批中国卖家运营的品牌店铺。其中,有十亿级大卖家在亚马逊会员日期间被封号。同年7月8日,有棵树被曝封号,近340个站点被封、1.3亿元资金被冻结,成为目前已知亚马逊对国内卖家出手严打最重的案例。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