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若Kindle退出中国,图书业将损失一条重要渠道的收益”
文章插图
文 | 剁椒TMT,作者|蓝莲花
“如果Kindle退出中国,不管哪个平台承接这部分用户和流量,至少,出版公司会损失一条重要渠道的收益。”“Kindle退出中国”的消息传了一周,但官方并没有正式发布退出中国的消息。
一家出版公司的Kindle渠道负责人表示,“目前看,应该只是业务调整”。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Kindle的用户一般比较精英,而微信读书的用户比较年轻,每个渠道有每个渠道不同的特性。Kindle如果退出中国,可能会引发电子书市场短期内的波动。
文章插图
对于以图书出版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来说,尽管电子书业务规模不大,但已经成为一条独立营收渠道,而且逐渐增长。
中信出版2020年数字内容营收为7049万;
新经典则将电子书和有声书业务统计在一起,2020年收入2408万;
果麦文化2020年数字内容业务营收金额为1074万;
凤凰传媒旗下的译林出版社电子书业务2020年收入600万……
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出版社和出版公司已开始尝试先推出独家版权电子书,后续再做纸质书的售卖。与“Kindle退出中国”前后脚登上热搜的,是微信读书的“替身书架”。
这个被网友评论为“深刻洞悉人性”的设计,允许用户对外展示希望让好友看到的书目。一时间,如何养猪、如何学习挖掘机等诸多热门“替身书架”爆红网络。
文章插图
在Kindle不断式微的当下,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微信读书,会获得阅文集团在网文领域的市场地位吗?
01 Kindle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不实用中国电子阅读市场已经发展了至少12年。
从2010年的汉王阅读器开始,到Kindle入华,再到微信读书、掌阅等国内电子阅读APP和电子阅读器的崛起,整体行业格局也从一家独到到割据竞争,到现在相对稳定的双雄并列局面。
看起来规模不大的一个垂直市场,竞争却异常激烈,“前浪”们总是被“后浪”无情的拍在了沙滩上。
汉王电子书阅读器曾是国内最大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70%。但随着ipad和大屏手机逐渐冲击电子阅读器的市场,汉王开始走下坡路。
当时,汉王虽然主打“精品电子书”,却在硬件上投入太多精力做研发,而对版权内容不够重视,导致书城在一定程度上“有量无质”。知乎上关于汉王电纸书少得可怜的关注也是一个印证。
Kindle则不同。自从2013年进入中国,依托亚马逊的优质资源,在精品电子书领域一路逆袭。
Kindle有自己比较完整的生态。从在线网页到iOS和安卓,都有自己的客户端。借助Kindle的云服务,用户可以用多设备阅览自己的资源,而各个平台中如Send to Kindle等丰富的插件。读者可以把篇幅长的资料发送到Kindle上,慢慢阅读。
此外,用户们自发形成了各种Kindle的资源站,比如,苦瓜书盘、完美书库、iKindle、狗耳朵等。其中,苦瓜书盘是供网友交流适合电纸书阅读的6寸pdf及mobi格式电子书制作技术的网站。
文章插图
这些大大增加了Kindle使用的便捷性,而汉王电纸书则完全不具备这些优势。
上述出版公司Kindle渠道负责人认为,由于Kindle是面向全球用户的,在出版社和版权公司的电子书合作渠道中,地位非常高,行业内都很重视。
2018年Kindle公布过一次数据,进入中国5年的时间,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累计销售数百万台,中国电子书店的书籍总量近70万册,较2013年增长近10倍。
推荐阅读
- 雷鸟智屏|【请回答2021】对话雷鸟智屏李翔:“用户”和“体验”是两个年度关键词
- 消费者|“1分钱促销面膜”活动缺货、直播间主播辱骂消费者,屈臣氏官方致歉
- 国货|抖音电商这一年,关键词“社会价值”
- 注册|从小到“老”,小红书成功拿下“老红书”商标,被网友“吐槽”?
- 网络安全|阿里云“刷屏”背后:科技无国界,但网络安全有国界
- 5d调查|一句评价丁磊“水平令人担忧”,引发丁磊与公众号作者之争!从观点讨论到诋毁、威胁?
- 腾讯正式官宣!马化腾又一“王牌”诞生,比鸿蒙用户量还大
- 税款|电商达人也要补税?知乎答主“蓝大仙人”补税34万
- 自媒体|丁磊“致歉”自媒体作者于平,公开讨论统一充电口提案争议
- 最前线|百度李士岩:两年内每个人都有望实现“数字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