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若Kindle退出中国,图书业将损失一条重要渠道的收益”( 二 )
但即便如此,Kindle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核心问题之一是体验。比如,Kindle的翻页速度慢,下载下来的文档,也需要转化成Kindle能识别的格式;反应不灵敏,需要绑定亚马逊账户等。
这就导致Kindle电子阅读器的闲置率较高。网上关于Kindle的梗是,最大的场景是“盖泡面”。
在一位年轻读者看来,Kindle在国内最大的作用就是送礼,送朋友或者送员工,是一种文化礼品,而不像是个人消费品,主要是不实用,没有产品改进机制。“就是让人感觉高端大气上档次有逼格,最后没有用。”
文章插图
第二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是,Kindle阅读器的利润已经压得很低,基本不赚钱。根据调研机构isupply分析评估,Kindle不包括软件、机构、设计等支出,零件组装费用已经达到185美金,以189美金出售已经不赚钱。
这就意味着,Kindle很大一部分收入需要依靠电子书城的订阅购买。很不幸,国内电子阅读付费习惯依然在培养,甚至更喜欢读没有版权的盗版书,或者免费读物。
用过Kindle的读者应该有人知道,一年只要购买十几到30块钱的盗版服务,就能通过搜书的方式便捷的获取到非常多的国内外的盗版书及电子资源,直接推送到Kindle上。
02 微信读书:得版权者得天下在Kindle进入中国第三年,国内另一家电子阅读APP,微信读书诞生了。微信读书定位就是主打电子出版物APP。
不过,一开始的几年,微信读书一直不温不火,甚至业内对这个产品在腾讯体系内的归属权问题也不清楚,它到底属于阅文集团,还是属于微信?有人在阅文集团的投资者关系平台回答,阅文和微信双方共同拥有,收入三七分。
文章插图
从2020年开始,尤其疫情之后,线上阅读需求暴涨,微信读书开始发力,加大商城中的免费电子书版权的供给。甚至,2020年,阅文集团那场作者风波的导火线也是因为微信读书开展限时免费运营活动。
【 Kindle|“若Kindle退出中国,图书业将损失一条重要渠道的收益”】相比微信读书,Kindle上的电子书出版物版权更全面。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余华的《活着》等,这些都可以在Kindle上买到电子书,但是,在微信读书上,只能试读,或者购买纸质书。读者在试读后,可以选择订阅,等这本电子书拿到版权上线,才能购买。
但Kindle商城更多是付费购买,而微信读书则采取免费策略。比如,《三体》一本要39块钱,《明朝那些事儿》23.9元,《万历十五年》11元,《围城》23元。2018年Kindle曾经公布过一次年终榜,商城中《三体》的销量最高的电子书。
文章插图
最终,Kindle输给了“免费真香”定律。经过两年的时间,不少之前Kindle的用户转变为微信读书的用户。
文艺青年小夏表示,以前会经常从Kindle上买电子书,现在微信图书的APP里都可以免费看,基本满足看书需求,而且,大屏手机或者IPAD看也很方便,不用再带一个额外的设备。
“它们年卡也很便宜,128一张,一年随便看。不买年卡的话,微信读书里会有很多小游戏积分,来兑换书城里的电子书,也可以免费读。”
由于Kindle强调沉浸式读书习惯,阅读器里基本没有任何社交功能。但微信读书里有各种社交功能。除了小游戏赚书城的积分以外,微信读书与微信通讯录完全打通,读者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分享给微信好友,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还可以参加阅读时长排名。
推荐阅读
- 雷鸟智屏|【请回答2021】对话雷鸟智屏李翔:“用户”和“体验”是两个年度关键词
- 消费者|“1分钱促销面膜”活动缺货、直播间主播辱骂消费者,屈臣氏官方致歉
- 国货|抖音电商这一年,关键词“社会价值”
- 注册|从小到“老”,小红书成功拿下“老红书”商标,被网友“吐槽”?
- 网络安全|阿里云“刷屏”背后:科技无国界,但网络安全有国界
- 5d调查|一句评价丁磊“水平令人担忧”,引发丁磊与公众号作者之争!从观点讨论到诋毁、威胁?
- 腾讯正式官宣!马化腾又一“王牌”诞生,比鸿蒙用户量还大
- 税款|电商达人也要补税?知乎答主“蓝大仙人”补税34万
- 自媒体|丁磊“致歉”自媒体作者于平,公开讨论统一充电口提案争议
- 最前线|百度李士岩:两年内每个人都有望实现“数字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