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为何对顺治帝有如此强的吸引力?
董鄂氏的一生可用“红颜薄命”四个字概括 , 她的悲剧不仅在于她入宫前的特殊经历 , 更在于无法挣脱满蒙联姻的桎梏 , 她的一生给后世留下太多的话题……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是顺治在世时所册封的第三位皇后 , 但董鄂氏的皇后身份却是在去世后追封的 。
她的身世、她的得宠以及顺治在她去世后的出家之念 , 都给她短暂的生命增添了令人回味的因素 。
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的骨灰被安置在顺治孝陵的地宫之内 , 而在清东陵中顺治的地宫是惟一没有被盗过的 , 她与他在身后的确得到了长久的宁静 。
在所有清一代的宫掖中 , 董鄂氏都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人物 。民间还一度盛行董鄂氏实际是汉女的说法 , 此人名董白(字小宛) , 系苏州著名歌伎 , 才貌双全 。
在清军南下时董氏被掠 , 因貌美绝伦而被送至北京皇宫 , 成为顺治帝的宠妃 。
实际上 , 这位苏州名伎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就已经被江南才子冒襄金屋藏娇 , 媒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钱谦益 。而清军在顺治二年南下时 , 冒家的财产确实被洗劫一空 , 但董小宛并未成为战利品被送到北京 。
董小宛因肺结核病医治无效 , 在顺治八年去世 , 享年28岁 。显而易见 , 董小宛并非董鄂妃 。
《清史稿·后妃传》对董鄂妃有如下记述:“董鄂氏 , 内大臣鄂硕女 , 年十八入侍 , 上眷之特厚 , 宠冠三宫 , 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 , 十二月进为皇贵妃 , 行册立礼 , 颁赦 。”且不说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 , 在册立皇贵妃时大赦天下 , 已经是极不寻常的迹象 , 顺治在八年、十一年两次册立皇后均未大赦天下 , 不难看出皇贵妃董鄂氏在顺治心中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地位 。
鄂硕隶属满洲正白旗 , 从天聪九年(1634年)以来历经战阵、屡立战功 , 被赐予世袭子爵 。
鄂硕之女生于崇德四年(1639年) , 在盛行早婚的时代 , 13岁左右基本完婚 , 比顺治小一岁的董鄂氏何以要迟至18岁始入宫掖?更何况 , 18岁也早就过了入宫待选的年龄 。
在清代官方的记载中 , 对董鄂氏入宫前的身世一直讳莫如深 。
在西方人撰写的有关著作对此却有所披露 , 《汤若望传》一书指出:“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 , 起了一种火热爱怜 , 当这位军人因此斥责他的夫人时 , 他竟被对于他这斥责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 。
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 , 封为贵妃 。”据陈垣先生考证:这位军人的夫人就是被封为皇贵妃的董鄂氏 , 而董鄂氏的前夫就是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 。
顺治朝实录也的确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文字: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在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三去世 , 七月初九“礼部择吉于八月十九日册妃 , 上以和硕襄亲王薨逝 , 不忍举行……”因襄亲王之死而不忍心册封董鄂氏 , 足以反映出顺治、董鄂氏、襄亲王之间存在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
已经为人妇的董鄂氏能在顺治的视野中出现 , 很可能同清代实行的命妇轮流到后宫侍奉后妃的制度有一定的关系 。已经成为襄亲王妃的董鄂氏自然在命妇之列 , 到宫内侍奉后妃 , 也就为顺治同她的不期而遇提供了条件 。
可真应了那句“梦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值得注意的是 , 孝庄皇太后在顺治十一年四月初五颁布了懿命 , 以“严上下之体 , 杜绝嫌疑”为由 , 停止实施这个历代都没有的命妇入侍制度 。
皇太后很可能已经听到多情天子同弟媳董鄂氏的某些风流韵事 。按照太后的布置册立内侄孙女为皇后即将举行 , 此时哪能节外生枝;再说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又是个很看重礼法的人 , 一旦得知王妃红杏出墙、移情别恋 , 肯定无法忍受;为了满蒙联姻、为了家庭的和睦 , 孝庄决定立即把一切都消灭在萌芽中 , 切断顺治同董鄂氏幽会的途径 , 让他们把刚刚萌生的恋情冷却、淡化 , 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射雕中的郭黄恋 门不当户不对的经典结合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