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为何对顺治帝有如此强的吸引力?( 五 )
公布遗诏是在顺治去世之后4个时辰(8个小时) , 而且遗诏已经变成了罪己诏 。
曾经参与撰写遗诏的王熙在遗诏公布后 , 便把自己保存的所有同遗诏有关的文字记录全部付之一炬 , 而且此后对所有涉及的内容守口如瓶 。
据孟森先生考证“其间必有太后及诸王斟酌改定之情事” , 8个小时足够修改了 。
在这份罪己诏中的第十条就涉及到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 , “端敬皇后于皇太后恪尽孝道 , 辅佐朕躬 , 内政聿修 。朕仰奉慈纶 , 追念贤淑 , 丧祭典礼 , 过从优厚 , 未能以礼止情 , 诸事窬溃不经 , 朕之罪一也” 。
把对董鄂氏的葬礼逾度写进罪己诏 , 的确反映了孝庄的强烈不满 , 在她看来顺治如果不如此伤感、劳神 , 又怎能会染上痘症并因此撒手而去 。
而[美]A.W.恒慕义主编的《清代名人传略·福临传》中也有如下的评论:“在这份以福临名义发布的遗诏 , 把福临装扮成因为有某些过失而下罪己诏者 , 例如加予宠妃的那些破例的荣誉和为她的死而举行的奢侈的葬礼……可能是他的母亲孝庄皇后希望抬高她自己的侄女或侄孙女而坚决要加进去的 。”孝庄的情绪使得端敬皇后的堂妹贞妃董鄂氏陷入深深的恐惧中 , 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麻烦 , 为了董鄂氏家族不至于受到牵连 , 她决定牺牲自己 , 以为顺治殉葬来换取皇太后的宽恕 , 才20出头的她从容地走了 。
虽说这是她自己的抉择 , 但其中……尽管康熙追封贞妃董鄂氏为皇考贞妃 , 但当两年后顺治的孝陵竣工之后 , 在地宫中同顺治合葬的只有孝献端敬皇后和刚刚去世的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氏 。
至于追随先帝而去的贞妃 , 则被葬在孝陵东边妃嫔陵寝 。当康熙在三十二年开始为嫡母孝惠营建陵寝时 , 便在原有妃嫔陵寝的基础上营建孝东陵——修建地宫、地宫上的宝城、方城、明城、隆恩殿、东西配殿……而贞妃不过是?葬在孝东陵的28位嫔妃中的一个 。
生前并未得宠 , 但却要成为堂姐的替罪羊;虽然殉葬 , 死后依然备受冷落;名分以及合葬地宫的哀荣都同她无缘……
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虽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 但她却留下一位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弟弟费扬古 。
费扬古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 , 比孝献端敬皇后小6岁 , 在他的脑海中姐姐的印象已经非常模糊 , 但他却承袭了姐姐办事认真、为人谦和、追求完美的性格 。
当他的父亲在顺治十四年去世时 , 13岁的费扬古就承袭了父亲在一年前(顺治十三年)因女儿被封为皇贵妃而晋升的伯爵 。
13岁的小伯爵懂得约束自己 , 在姐姐最得宠的时候 , 不敢有任何放纵自己的言行 , 而且抓紧时间学习文韬武略 , 为将来建功立业奠定基础 。
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年轻的费扬古在安亲王岳乐帐下效力 , 因战功卓著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 。
费扬古不是凭借外戚的身份 , 而是凭借自己的功绩而跻身于政坛 。在清王朝抗击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战争中 , 费扬古更是大显身手 。
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起 , 以伊犁为统治中心的漠西蒙古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支——准噶尔部 , 在首领噶尔丹率领下挥师东进 , 并于次年五月越过杭爱山大举进攻漠北的土谢图部 , 又乘胜渡过土拉河侵入车臣部牧地 , 漠北各部纷纷南奔 , 请求归附清朝 。
如果清廷不接受漠北各部(又称喀尔喀各部)内附 , 他们必然被准噶尔部所吞并 , 将成为清王朝北部的巨大威胁;如果允许喀尔喀各部内附 , 噶尔丹就可能以追击为名而内犯 。
尽管情况如此严峻 , 但康熙绝不会错过臣服漠北各部的天赐良机 。在此之前 , 漠北各部已经对清王朝“间通使 , 间为寇” , 准噶尔的侵略使得他们流离失所 , 无家可归 。
于是康熙下达了允许喀尔喀各部内附的命令 , 并在靠近边界的牧场予以安置 , 调拨归化城的粮食用来赈济他们 。
漠北各部在内附后也同漠南内蒙古一样编旗 , 被编为三十七旗 , 且建立汇宗寺以安置各部喇嘛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射雕中的郭黄恋 门不当户不对的经典结合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