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从陌生人社交的25年发展史来看看荷尔蒙生意的“命运签”( 二 )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大家给出的答案比较一致——Tinder、陌陌更像是一款约P软件,怎么可能找到男朋友?即便是心仪的对象,可能还会顾虑对方是个“海王”。
如果把问题换成:男孩喜欢去9158、PP约玩这类PGC平台上寻找一段短期关系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文章插图
受利益的驱使,PGC平台上的女性主动性高,男性用户匹配到心仪女性的效率更高。
今天,即便已经非常智能的AI、算法,真的可以计算出“谁喜欢谁”吗?显然,感性是很难被量化标注后做相应匹配。互联网把异性社交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异性之间相遇的机率。探探曾发布过一组数据,在滑动行为中,男性用户平均“右滑(喜欢)”60%的人,而女性用户平均只“右滑(喜欢)”6%的人。如此来看,男性得不到喜欢的女性,女性没有找到喜欢的男性,UGC平台反而成为了一个低效工具。
文章插图
用户在UGC平台上投入的“建立成本关系”巨大,时间和精力成本>金钱成本,再加上平台匹配效率低,最终造成用户流失。
1.2 根本原因:供需关系技术只是解决了“表面”上的效率问题,深层里是有用户需求作为支撑,这是源于人性的欲望。
1.2.1 男女比例的供需平衡
UGC平台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
1、用户总体需求一直是持续增加的。
2、对于男性来说,欲望的驱动导致永不满足的现状,就会不断尝试各类陌生人社交平台,寻找短期关系。UGC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认为能够找到短期关系”的场所。
3、对于女性来说,UGC平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找到长期关系的梦”。例如Tinder自称是“You can be here for a good time, and a long time, too.”,Bumble上则只有女性用户能发起对话等等。
因此,无论男女用户,都会一直不停地汇聚到新平台寻找一段关系。因此,UGC平台在生命周期的前期能够做到男女比例的供需平衡。
1.2.2 长短关系的供需失衡
人性的欲望和对异性的追求永远是增长的。陌生人社交平台旨在提高匹配的效率和准确性,而UGC平台的致命问题不仅仅是效率,而是从根本上无法彻底解决男性和女性用户的供需平衡问题。
在陌生人交平台上,男女之间的需求是截然相反的:女性用户的需求倾向于长期关系——恋爱、结婚,男性用户的需求倾向于短期关系——约、撩。UGC平台确实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找到陌生人的社交环境,可男性用户也不是来找长期关系,女性用户不是提供短期关系的。
假设用户需求不变,UGC平台初期男女用户比例为1:1。供需模型如下:
文章插图
虽然男女比例达到平衡,但男性对短期关系需求的数量远远高于女性,而女性对长期关系需求的数量远远高于男性,这样的结果是UGC平台在提供长短关系供上很难达到平衡。平台出现的现象是:男性会一直试探无数女性用户,寻觅不到短期关系,而女性用户则要忍受男性用户的骚扰,导致双方在UGC平台上体验变差,最终双双流失。
我综合了各个平台或机构的男女比例统计数据,如下:
文章插图
Tinder、Bumble、陌陌、探探几个主流UGC异性交友平台在经过数年的运营,男女性用户比例是严重失调。即便号称“最偏袒女性用户的平台”Bumble也难以阻挡女性用户的流失。
推荐阅读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出版商|谷歌向德国反垄断部门妥协 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 海珠|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
- 网吧|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