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聪明堪比张良陈平的牛人贾诩,为何当个三公却被孙权公然嘲笑?

贾诩,被大家津津乐道为三国毒士 。曹操手下五大谋臣之一 。曹丕登基的幕后推手 。被当时人推崇为“有良、平之奇” 。良、平是指大家耳熟能详的张良、陈平 。这评价可太高了 。这么一位功高谋深的人才,曹丕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封其为三公 。
而老对手孙权听到这个任命,却笑了,历史忠实地记载了孙权的评价:
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 。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
贾诩|聪明堪比张良陈平的牛人贾诩,为何当个三公却被孙权公然嘲笑?
文章图片

这句话贾诩说出口前,明显没跟张绣商量过,所以张绣手足无措,连连说:何至于此 。
这属于什么?属于直接替老大做了决定 。越俎代庖了 。随后,贾诩建议张绣投曹操 。并说了一大堆的理由: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弱,得到我们帮助必然更加看重我们 。而曹操有霸王之志,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 。
被忽悠瘸了的张绣没了退路,只好跟着贾诩投了曹操 。这是雪中送炭啊 。曹操大喜,史书记载:他握着贾诩的手说: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让我名声传遍天下的就是先生你啊 。
曹操为啥这么开心,贾诩给他解决了三个难题:1)张绣在曹操后方,如果干扰曹操,曹操不能专心和袁绍打官渡之战 。2)收了张绣,曹操胸怀宽广不计较杀子之仇的名声传遍天下,大家都知道曹老板人仗义,这是免费广告啊 。3)贾诩把张绣这个杀子杀侄杀爱将的仇人送到了眼前 。
这场投降,收益最大的人是贾诩,从此鱼跃龙门,成为了曹操的新宠,心腹谋士,一下进入了曹操阵营核心决策层 。
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冀州未平,留参司空军事 。
收益其次的是曹操,刚才提到了 。收益最小的是张绣 。不,张绣何止收益小,其实收益是负的 。
父子骨肉相连,曹昂又是曹操的长子,为了曹昂战死,曹操的夫人甚至和曹操离了婚 。这种仇,是不共戴天的啊 。曹操为了显示心胸宽广,暂时不会动张绣 。可是他怎么可能不打击报复呢?之所以不动手,一来是顾忌名声二来是要借重张绣手下兵马啊 。
当时,曹操就和张绣结为儿女亲家 。随后张绣跟着曹操大破袁绍,并扫荡北地 。在袁家兄弟被扫平后,张绣的用处也就没了 。
没用的张绣就不需要顾忌什么了 。
贾诩|聪明堪比张良陈平的牛人贾诩,为何当个三公却被孙权公然嘲笑?
文章图片

《魏略》:五官将(曹丕)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
曹丕几次吃饭时碰到张绣,都说,你杀了我老哥,你还有脸在我面前出现?三番五次之后,张绣心理防线崩溃,终于自杀了 。
你说曹丕后面没有曹操和其他人暗示或指使我是不相信的 。你说贾诩这种熟知人心的人料不到张绣的下场我更是不相信 。
那么,贾诩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个字——“私” 。
什么是私?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主公之上 。
这种人遇事首先想得是对自己是不是有好处,其次才想着对国家、对君主是不是有好处 。连君主都排在后面,那么,更别提什么兄弟朋友之类的了 。
与之相反,陈平虽然名声不咋样,但干事很光棍 。他投靠刘邦,刘邦让他监察诸将,这是个得罪人的活 。但陈平真的干得有声有色 。结果被管的不耐烦的诸将给刘邦告陈平的黑状:这小子在这个位置上以权谋私,收好处 。
贾诩|聪明堪比张良陈平的牛人贾诩,为何当个三公却被孙权公然嘲笑?
文章图片

刘邦把陈平拉过来一问,陈平很坦然啊:我投靠了魏王、项羽和您,换了三个主上 。但不是我的责任:魏王不能用我,项羽不信任我 。而大王这里我可以施展才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