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乡村创业比的不是谁聪明,是谁熬得住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蒋肖斌
新疆达坂城阿克苏乡,几只羊跑丢了,牧民骑着摩托车,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原上焦急地寻找……镜头一转,是一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科技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陈虎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一款新产品――牛羊定位智能终端。牛羊戴上定位芯片,牧民就能在手机上实时观测它们的位置,再也不怕丢了。但,牧民愿意花这个钱吗?
摩天大楼、西装革履,这是85后李丞壕前十几年职业生涯中最熟悉的场景。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的他曾经是职业经理人,年薪百万,参与收购过好莱坞的公司。但从去年8月开始,他回到家乡南宁,成了一个“职业养猪人”。他想把其他行业成熟的产业链模式应用于养猪,让村民成为他的“合伙人”。但,村民愿意入伙吗?
云南玉龙洪门村,社会企业“乡村笔记”的创始人、90后汪星宇,带着入职才几个月的新员工秦璐,在阿婆家里做“田野调查”。名校毕业的姑娘,并不知道如何和村民聊天。汪星宇在一旁点拨:跟老人聊孩子嘛,跟孩子聊游戏嘛。乡村笔记做的事简单来说分两个:一是把城市孩子带到乡村,做乡土研学;二是资助乡村孩子到城市,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汪星宇认为,一个好的创业项目,人是最重要的。但,秦璐能坚持下来吗?
在职业纪录片《乐业中国》中,镜头对准不同职业从业者,这几位,不约而同选择了乡村创业,且依托于新技术或者新模式。这片广袤丰饶的土地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也有从未遇到过的挑战。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追踪这些创业者,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或也能为乡村创业的后继者提供参考。
在村里开“科学养猪技术分享大会”,人走光了
李丞壕记得,自己第一次到陈村,接待他的是村里的“第一书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但也是村里唯一的年轻人。“年轻人不想回来吗?不想做农业吗?”李丞壕问。很快他明白了,农业存在风险,不如外出打工来得“旱涝保收”。
在养猪行业,有一个叫做“猪周期”的东西,猪肉价格可能暴涨暴跌,养殖户就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于是,李丞壕想到把养猪做成一个全产业链以抵御风险:“如果从上游的种猪场、母猪场、饲料厂等,到下游的加工、零售等,都整合在一起,村民只承担中间的养殖环节,我们就可把风险在各个环节中消化,等于是‘熨平’了猪周期,村民就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
李丞壕开过很多次宣讲会,其中不乏在水立方这样“高大上”的场所,但在广西南宁陈村的这一次,可能是最失败的。纪录片中讲到,在村里的篮球场兼晒谷场,他把不锈钢板凳一张一张摆好,拉了一条大红横幅,上书“科学养猪技术分享大会”。他给路过的村民发宣传手册,要和大家一起发展“养猪事业”,但他越讲,底下的人越少,最后,围观的只剩下了村里的大黄狗。
“农户一直以来的养殖模式和我们现在这种新的合伙模式完全不同。我们要和农户做合伙人,共同分配收益,需要给他们时间去理解这种绑定关系。”李丞壕说。
文章插图
陈虎和老乡们在一起
【 年轻人|在乡村创业比的不是谁聪明,是谁熬得住】陈虎也和李丞壕遇到了相似的问题:用北斗卫星来“云放牧”,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牧民们放牧时,住得都相隔很远,我们一家一家上门推销,有的牧民说,我的羊没丢过;我们拼命压低成本,想着一群羊每一头装一个,以量取胜,结果牧民说,只要头羊装了就行,其他羊会跟着。”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甜玉米|北上广一站购齐,大乡村年货升级:拼多多30亿红包聚焦全国全球尖货好物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