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聪明堪比张良陈平的牛人贾诩,为何当个三公却被孙权公然嘲笑?( 二 )


我把项羽赏赐我的金银全部留给项羽 。所以我是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勤勤恳恳干活 。
我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 。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 。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
什么是光棍?这就是光棍!贪,但是知道轻重 。
遇事以主上利益为先,在保证主上利益的同时,自己也捞点小好处 。不过分吧?
陈平以刘邦利益为第一,自己利益为第二 。这就是他和贾诩的不同之处啊 。
刘邦听了后觉得没错啊,反而更加信任他,给他升官 。后来,与项羽对峙时,给陈平30万金,让他离间项羽君臣,怎么花的,随便你,刘邦可不查账 。就这一点,一方面说明刘邦这种领导敞亮大气,另一方面不得不说陈平这种下属让人放心 。先公后私 。分得清楚 。
3、不择手段
文和乱武
贾诩|聪明堪比张良陈平的牛人贾诩,为何当个三公却被孙权公然嘲笑?
文章图片

王允在长安杀了董卓,驻扎在陕地的董卓女婿牛辅,自己跑路了 。留下校尉李傕、郭汜、张济带着几万人惶惶不可终日,都想着解散军队自己跑路 。
可是贾诩一句话就把他们重新团结起来:“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 。
仔细咂摸,这不还是诈术吗?闻、议、欲 。这三个字不就是大忽悠吗?听说,讨论,想要 。这就是贾诩一贯的诈术啊 。这一句莫须有的话,就断了这些校尉的后路 。
随后,贾诩出了一个让他被后世唾弃的点子:
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 。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 。”
这句话潜台词是什么?反正也不一定能活,还不如大闹一场,然后碰碰运气 。万一成了呢 。
若攻长安克,则得天下矣;不克,则抄三辅妇女财物,西归乡里,尚可延命 。
结果这群校尉又被贾诩团结起来,带兵攻入长安,千年古都,毁于一旦 。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这就是著名的文和乱武 。
贾诩|聪明堪比张良陈平的牛人贾诩,为何当个三公却被孙权公然嘲笑?
文章图片

这件事说明什么?贾诩在军中,如果大军星散,他只能回老家,这可不是他所愿,至于攻打长安博一下,是否会造成大量百姓死亡,那就不是贾诩考虑的范围了 。
这种思路,说明了贾诩这个特点——毫无底线,不择手段 。
陈平干过类似的事情吗?陈平被诟病最多的就是楚汉相争时,刘邦被困荥阳,陈平出谋划策利用纪信及2000女子掩护刘邦逃跑
刘邦在荥阳被项羽打得没脾气,受不住了 。想跑又跑不出去,被楚军围得死死的 。陈平计策是:让汉王手下纪信打扮成刘邦样子,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 。”楚军皆呼万岁 。围困松懈了 。纪信不是一个人,还有2000余女子被甲跟着他出东门 。史书记载趁着楚军松懈,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 。汉王和核心手下跑了 。纪信被反应过来的项羽烧死了 。
贾诩|聪明堪比张良陈平的牛人贾诩,为何当个三公却被孙权公然嘲笑?
文章图片

陈平也是不择手段,在这点上和贾诩没有任何区别 。但陈平这么做,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刘邦和大多数人逃跑 。牺牲少部分人,解救大多数人 。虽然对少部分人不公平,但比起贾诩这种,已经算是有底线了 。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贾诩作为谋士,三大特征:诈、私、不择手段 。陈平虽然道德上也有问题,但属于保证主公及大多数人的利益下进行的 。所以,二者从根本性质上是不一样的 。
贾诩连陈平都比不上,更别说张良了 。所以,时人所谓谓诩有良、平之奇 。也只是说贾诩有他俩一样的聪明才智,但从品德上,差得太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