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楼兰干了啥,让中原人如此同仇敌忾,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诗是我国诗歌宝库中流光溢彩的一颗明珠,高适、岑参用诗笔匠心为了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雄浑壮阔的边境图景 。其中有万里黄沙,有异域风光,有凌云的士气,也有征人思妇的怨念 。而在所有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的一个地名便是楼兰 。
在中原诗人的笔下,楼兰俨然已经成为了敌国的代称,他们在表明杀敌立功的壮志时,会说“挥刃斩楼兰”,会说“辞君一夜取楼兰”,那么,楼兰究竟是什么地方,它又做了什么事,让这些中原诗人如此同仇敌忾呢?
楼兰|楼兰干了啥,让中原人如此同仇敌忾,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楼兰王从来没有直接领会过汉朝的强悍实力,他坐井观天地认为,汉朝距离楼兰路途遥远,还有荒漠相隔,汉朝的大军无论如何也不能深入到楼兰来,于是他不仅不接待汉朝的使者,还纵容士兵抢夺汉朝商队的货物 。
与此同时,匈奴人也觉察到了汉朝人在西域的经商活动,匈奴统治者敏感地意识到,如果放任汉朝的经商活动继续下去,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增强,势必会影响自己在西域的利益 。于是,匈奴也派出人马,针对汉朝商队和使团杀人越货 。
此时的汉朝正是国力最强劲的时候,又怎么会忍气吞声 。汉武帝一声令下,汉朝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攻打楼兰,护卫商路安全的征途 。赵破奴亲率数百骑兵作为先行,轻松地俘虏了楼兰王 。
楼兰|楼兰干了啥,让中原人如此同仇敌忾,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楼兰王这时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汉朝是一个丝毫不亚于匈奴的庞然大物,他此时才觉察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愚蠢,在汉朝大军压境的情况之下,他不得不答应归顺汉朝 。
但是,这个归顺注定只是名义上的,因为匈奴同样是楼兰得罪不起的大神,为了在汉朝的匈奴之间求得一寸喘息的空间,楼兰王分别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入了两个国家作为人质,这也代表了楼兰王首鼠两端的政策 。
事实上,楼兰王也很难找出更好的办法,匈奴和汉朝,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能够轻而易举灭掉楼兰,同时谁也无法给予楼兰免除另一方侵扰的庇护 。于是楼兰不得不夹缝中求生存,一方面答应汉朝刺探匈奴军情,一方面又帮助匈奴杀害汉朝士兵 。
楼兰|楼兰干了啥,让中原人如此同仇敌忾,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而楼兰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自然惹得汉朝人不快,而同时,楼兰又关系到丝绸之路的安稳,所以,汉朝和后代的中原人才会把平定楼兰当作一个执念,才会在诗中一次次写下“斩楼兰”、“取楼兰”的句子 。
那么,楼兰这个小国又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呢?
楼兰灭亡之谜
东汉末期,中原战乱不断,自然再无心去管楼兰这个西域小国,而楼兰是如何从历史中消失的,便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
楼兰|楼兰干了啥,让中原人如此同仇敌忾,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有人认为楼兰的灭亡是自然的惩罚,楼兰人口繁衍太多,再加上外来的驻军和商队,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地生态可以承受的范围,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最终黄沙吞噬了楼兰的城郭和人民 。
也有人认为楼兰是毁于战乱,毕竟,楼兰这样一个缺乏自保能力的国家,在面对强大外敌之时,是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的 。也有人综合了两种看法,认为楼兰人面对日益缩减的绿洲,归附了强敌突厥,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
【楼兰|楼兰干了啥,让中原人如此同仇敌忾,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结语
其实,楼兰的这段历史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 。
楼兰|楼兰干了啥,让中原人如此同仇敌忾,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