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在中国,做不成电商SaaS?( 四 )
由于国内消费者主要通过第三方流量入口(淘宝、京东等)来购物,但同时,商家可以通过电商SaaS工具在去中心化平台建立自己的流量阵地。
可以说,中国电商SaaS公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微信体系内纵向发展。
如果上述工信部要求各平台互通的消息属实,一部分商户可能会选择放弃经营自己的小程序或者公众号店铺,对于微盟和有赞而言,将构成较大的威胁。
03 未来怎么走?近期,对于跨境电商商家而言,市场一片哀鸿遍野之声。
自5月以来,亚马逊平台集中治理范围继续扩大,大批卖家被迫关店封号。其中,不乏数量不菲的中国卖家的店铺。据统计,在最近100天里,亚马逊大约累计封杀了5万中国卖家。
与此同时,电商战场上的竞争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分别在政策、供应链、人才方面享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这些因素将构成国内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两大因素作用下,独立站成为一众出海商家的备用选项,这也是国内电商SaaS服务商的机会。微盟于2021年7月正式发布跨境独立站产品ShopExpress,而在一年前,有赞发布了国际版AllValue。
如今跨境独立站业务越发普遍,面对国外业务体系成熟的电商SaaS巨头,如何发挥作为本土选手(对于商家而言)的竞争优势,则要看有赞和微盟的手段了。
出海之外,国内市场是有赞和微盟的基本盘。
今年6月,有赞宣布升级“新零售”业务并成为独立业务品牌。随着新零售模式兴起,线下门店通过线上信息化建设,促成OMO模式升级,将提高传统线下门店的复购率。
在这个过程中,目前线下中小商户普遍缺乏技术能力,对于电商SaaS 服务商而言,是一个获取增量的好机会。
不过这块市场其实并不乐观,除了直接竞争对手微盟之外,市场上同样有阿里零售SaaS“翱象”以及其它互联网巨头的布局。
上文还留下了一个悬念,微盟和有赞较高定价标准的背后,旨在推进大客化战略,而大客户战略的背后,则与提高 LTV/CAC有关。
西部证券曾对微盟有赞短期内大客开拓增长比例进行敏感性测试,在乐观、中性和谨慎条件下分别假设两者未来大客占比提升15%、10%和5%,并且随着大客户数量的增长,整体的获客成本应为下降趋势。
在保守假设有赞微盟大客增长后,获客成本整体不变,得到微盟有赞在中性条件下的LTV/CAC为4.82、2.21,分别+66pct、+23pct。这意味着持续推进大客化战略,将改善有赞和微盟的商业指标。
事实上,尽管Shopify主要客户为中小客户,Shopify百万商户中交易量较小的客户数量占比大,但GMV贡献则主要来自使用高级版和Shopify Plus的大客户。
以Shopify plus为例,Shopify plus MRR(每月经常性收入)迅速扩张,从16年占比(SaaS服务)17%,上升至20Q3占比(SaaS服务)25%,可见大客户对于Shopify 的重要性。
不过,SaaS产品做大客户,很难避免定制化的问题,在这方面,Shopify的做法是开发PaaS平台,通过引入其他ISV来提供定制化服务,国内有赞微盟也纷纷跟进,旗下各自拥有PaaS平台。
其实,从上述这些动作来看,对于自身业务存在的问题,“病人”自己最清楚。但显然,万事知易行难,摊子好支,事情难办。
总的来说,在国内做电商SaaS产品其实是一件苦差事,即使这次淘宝和微信没有互通,有赞、微盟的未来也并不一定美好。
参考资料:
- 计算机文艺复兴《Shopify与中国电商SaaS们的同与不同》
- 36氪研究院《2021年中国电商SaaS行业研究报告》
- 中信证券《中美电商SaaS行业对比研究:全渠道及数字化趋势下,国内电商SaaS潜力加速释放》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收割|什么都不会怎么做知识IP?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