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掀开黑箱幕布( 二 )
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恐惧,是人类社会「叙事」的古老倾向。
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恐惧感能够让人远离危险,这些经验总结会随着口述、文字逐渐固化到文明的血脉之中。
而在我们当前的公共叙事里面,无处不在又似乎无所不能的「算法」,正在滑向令人畏怕的一侧——在科幻作品描画的近未来中,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常常能见到人类被算法「支配」的情节,人的五感和七情六欲,都被一个难以言说却全知全能的系统算法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科幻片里,算法成了一个吞噬一切的利维坦。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当前普罗大众对于科技实力的一种判断和反应。
如前所述,这种叙事倾向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却并非事实,对算法的过度神化,实际上是一种误读。算法并非万能的,更不是一个具有自主意识并不断强化自身、最终统治人类的生命体。
【互联网公司掀开黑箱幕布】现在的科技公司也远远不具备这种技术实力。
尊重人类的主体性,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基本倡导。人类的理性,是现代性的基石,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发现了万物的规律,让我们对远古和自然万物进行了祛魅,与此同时,对于未来和科幻世界,我们也需要对算法进行祛魅。
文章插图
误读来自于不了解。例如美团最新公布的配送「预计送达时间」的设置,很多人认为这个时间是按照最近距离除以最快速度计算,但实际上这是由一系列因子共同影响——包括商家出餐时间、骑手取餐时间、在途配送时间、末端交付时间、基础兜底、分距离保护、出餐距离理论交付值等等。
「最严算法」符合头部平台的利益吗?实际上,从逻辑上来说,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消费者、商家、骑手和平台共同构成了该技术经济范式的有机整体,平台所追求的是「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增长」,试图达到皆大欢喜的「全局最优」,而不是一味地伤害某一方的权益。
平台希望的是各方参与者都能在平台上获得稳定、友好的服务体验,网络整体效益不断增长,平台企业实现长续经营。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内的腾讯、字节跳动、美团、贝壳找房,还是国外的亚马逊、Facebook、DoorDash 等,这些平台最在意的是通过一系列系统和机制设计,调节各方平衡。说到底,「效益最大化」不是「利润最大化」,前者看重长期,后者侧重瞬时和短期。
03、到底该如何看待互联网行业?能够看到,这两年,有关互联网行业的社会讨论在逐渐增多,平台、消费者、服务提供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时常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议题,包括有一些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任何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都是在发展和演进中逐渐完善,过程中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也会有许多细微且重要的问题逐渐被解决。
这里面有两点可能是尤其需要人们注意的。
首先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渗透,使得头部科技企业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同步提升,效率至上的市场商业原则与侧重整体公平的社会原则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这是新时期的挑战,但也是大趋势带来的机遇。
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刚指出,「商业原则和社会原则从工业革命以来相互分治、不断碰撞的历史走向终结。而两者达成最终妥协之后,社会的原则就是平台型企业的原则。」
另外一点也是在前面所提到的,数据资源作为系统自我迭代的「养分」,使得处在第一梯队企业有更强的能力进行调整,这些企业对所谓「社会价值」的关注,更多来自其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非对外部期待的被动回应。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起诉|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