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体|?从梨花体到废话文学,网络文体的短期流行病( 四 )
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对表演有过阐释, “与其相信给予的表达,还不如信赖流露的意义” 。在梗与玩梗的表演之间,这些语言游戏实际上都流露了一种情绪的负面与厌恶,反讽既是释放焦虑,也是追求价值认同。
03 消解到最后,一无所有但毫无疑问地,所有这些意在抵抗和解构的网络文体最终都滑向了空洞,在狂欢过后步入虚无。
就像人们制造出网络热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泛滥成灾,必然又会对其产生反感,这或许是所有网络词汇的流行“反噬”,也是许多原本就没有生命力,甚至对语言造成僵化、侵害的热词稍纵即逝,终将被淘汰和遗忘的历史进程。在不久之前这些词汇是“奥利给”“集美”,现在是“绝绝子”“YYDS”等,相信大多数人此刻都对其深恶痛绝。
但网络语体或文体或许承载了比网络词汇更高级的“内涵”,毕竟相对于网络词汇单调且明显的“语言贫乏症”,它不是纯粹的重复使用,而是带有创作性的二次建构,网友可以自认为是在戏仿中完成一次后现代的语言行为艺术。
文章插图
但随着人们对各种文本的过度使用和放逐,意义和消解意义都陷入了平面化,这场抵抗无可避免地失去了方向。
“凡尔赛文学”后又诞生了“反凡尔赛文学”,都是通过“倒错”的话语实践对中产揶揄,对草根自嘲,但这种源于阶级矛盾的结构抗争性在网络狂欢表演中偏离初衷,对文本的符号狂欢最后总是超过内涵本身,一群人用表演获取流量,还有一群人在用表演“表演”获取流量,谁是玩家?谁是讽刺家?谁又是讽刺“讽刺家”终极大家?意义的“消解”在所有人的插科打诨中彻底沦为一场游戏。
而当“卑微文学”的玩梗态度进一步消解了爱情背后的复杂性和严肃性,人性被“舔狗”的标签捆绑,崇高的情感被降格,不在场的客体被忽视,都化作“接盘侠”“喜当爹”的哈哈大笑,其实是“娱乐至死”的又一种注脚。
刺猬公社曾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当一个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真实遭遇死缠烂打的“舔狗”或是油腻的“自信男”时,那这种卑微或霸道的、土味的话术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骚扰呢?
在这种狂欢的、戏谑的文体流行背后,很少有人去深究,过度玩梗的情况下,我们的自嘲是消解了一部分荒诞性,但也慢慢消解了最初的那种对抗性。
如果你用“废话文学”来奚落周围环境的某种废话输出,这是对抗无聊,但如果你沉迷于利用这种废话文体来表达自我,那就只是无聊。说多了废话,也只是个废人而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群离经叛道的年轻诗人和作家,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批判秩序,嘲笑权威,崇尚对主流文化的颠覆,艾伦·金斯伯格用长诗《嚎叫》翻开了美国诗歌史上的新篇章。而法国文学界为了与19世纪的文学传统决裂,罗伯·格里耶发表了成名作《橡皮》,开启了“新小说”流派,新小说作家也拒绝意义,回避社会问题,重在揭示世界的客观和人生的荒诞。
这些都是“消极”甚至“消解”的一种文学表现,但总不见得说,我们出于对抗和反叛,发明了废话文学吧。
废话文学,只有废话没有文学,当网络文体流行病的高烧褪去,“一种随波逐流带来的缓慢死亡使一切创造和叛逆的本能遭到窒息”。
推荐阅读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岚图FREE|岚图FREE首次OTA升级 新样貌与新体验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身份证|金融小程序活体检测:转化率提升30%的案例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