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一个没有背景的“粗人”,为何瞧不起士大夫

其实很难跟现代人解释清楚一个武人的特质 。即或是在汉末,先秦遗留的”任侠之气“,仍然是这个民族的主体风貌 。读史书越多,就会发现和关羽相比,那一众武将的乖张独行,比比皆是 。行伍之人的草莽之气,仿佛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
一、汉将军本来的风骨
《三国志凌统传》:凌统与都督陈勤会饮酒 。勤刚勇任性,举罚不按酒令行之 。统恶其侮慢,当拒而不用 。勤怒辱统,及其父操 。统流涕不答,遂罢出 。勤又于道路辱统 。统不忍,引刀斫之,乃死 。
关羽|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一个没有背景的“粗人”,为何瞧不起士大夫
文章图片

二、荆州之失,祸归“秀才遇见兵”?
当下但凡提荆州之失者,无不把缘由归结为:关羽的狂傲自用、处理不好内外关系,搞得荆州内部将帅分离 。只是但凡下个结论,也要讲讲道理 。事实上,带路者,仅糜国舅一人而已 。包括潘浚、士仁等,严格来讲,都是次要矛盾 。
杨仪阵前反水的史料——《杨仪传》: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薄,背(傅)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 。东吴对关羽的评价史料——《陆逊传》:吕将军渡江前谓陆逊曰:羽已据荆州,恩信大行,未易图也 。
【关羽|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一个没有背景的“粗人”,为何瞧不起士大夫】
关羽|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一个没有背景的“粗人”,为何瞧不起士大夫
文章图片

糜芳老鼠屎坏汤史料——《虞翻传》:吕蒙准备进城,虞翻谓之曰:今区区一心者糜将军也 。时城内尚有伏计 。倘若不是虞翻提醒 。约摸着吕蒙将军便要上演一出乐极生悲的大戏了 。而看起来轻易的偷袭,亦淹没了无数激烈抵抗无果,而后才投降的事实 。
《陆逊传》:逊遣军攻蜀将詹晏、陈凤 。即破晏,生降得凤 。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 。《廖化传》:前将军关羽主薄,羽败,属吴 。后思归先主,乃诈死,携持老母昼夜西行 。
关羽|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一个没有背景的“粗人”,为何瞧不起士大夫
文章图片

《襄阳纪》:孙权杀关羽,诸县响应 。习珍欲保城不降 。其弟习宏曰:时难以成功,不如暂屈节于彼,而后立大效以报汉室也?珍从之,阴欲举兵,为(孙)权所破 。后又举七县,与吴化界而治 。号邵陵太守 。习宏被捕后面对拷问,“皆不答” 。
亦讲出一句至今流传的名言:“若亡国之大夫不可以访事,败军之将不足以言勇 。”这些游戏里武力值6、70的、所谓的杂毛将军,亦保存了先秦赵之广武之风 。又岂是如今的一众蝇营狗苟,有资格去揣度、抹黑的?
关羽|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一个没有背景的“粗人”,为何瞧不起士大夫
文章图片

即使是在之前取三郡时,抵抗亦激壮无比 。《吕岱传》:建安二十年,权克长沙 。安、攸、永、茶等4县县吏入阴山城,合众拒岱 。权留吕岱镇之,安成长(官)吴砀、中郎将袁龙等首尾关羽,复为反叛 。
后来,孙权又派鲁肃去围剿,吴砀拒不投降,突围后曰:“砀受命于天子,知有汉不知有吴也 。”兵败,退隐山林,终身未出仕 。以上诸位,扬仪、廖化、习家兄弟、吴砀等,都乃实打实的士人 。至于余下的,也不好说县官不是官吧?
关羽|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一个没有背景的“粗人”,为何瞧不起士大夫
文章图片

三、糜芳之叛,要怪关羽没斩立决?
实际上,《演义》的杜撰,在很大程度上贬低了关羽 。而私以为历史人物的民间形象,又大多不靠谱 。只是有一条民间传说,我倒觉得大概率是真的——孙权送关羽首级到许昌 。捎带着17颗人头,含:关平、赵累、习珍、樊伷 。
其余皆未留下姓名 。约摸如邓辅、郭睦、詹晏等一众荆州军骨干者,是真的没有活下来吧 。关羽绝不是什么士人出生,但亦不影响他在荆州时的“恩信大行” 。说他瞧不起士大夫 。忘了他也骂:“大丈夫安能与老兵同伍?”“马超何人”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