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曹植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三 )


但曹叡是个极其冷静而又睿智之人,他知道叔叔曹植依然存在一定的威胁,所以给曹植泼了一盆冷水,只是表面上赞许了曹植的壮志雄心,但并不予以任用 。
不仅如此,曹叡还加大力度对曹植进行约束和限制,曹植的日子更难过了 。
229年,曹丕改封东阿,此时他已经心如死灰,开始潜心修学,著书立作 。
但曹叡依然不放心,于232年的时候改封曹植为陈王,封地在陈郡 。但曹丕到陈郡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死时年仅四十一岁,留下两个幼子曹苗和曹志 。
曹植|曹植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文章图片

从曹丕称帝到曹植去世,曹植历经二朝,一共十二年,但他很多时间都奔波在去往新的封地的路上,总体上是受到刻意打压的,因为曹丕和曹叡都很担心他东山再起,继而威胁到自身的统治地位 。
从曹植人生最后十二年的表现来看,他或许是幡然醒悟了,对自己以前做的荒唐事感到十分后悔,因此非常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这从他向曹叡请命,以及他在作品中抒发的情绪就可以看出来 。
但可惜的是,曹植醒悟得有点晚了,他已经失去了人生的主动权了,曹丕和曹叡作为统治者,怎么可能给他机会呢?只能说,曹植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
不过,曹植人生最后十二年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更上一层楼,写出了《洛神赋》和《野田黄雀行》等著名作品,一举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
总结一下:
胜者为王败者寇,曹植争夺太子失败之后,曹丕不杀他自然是念及手足之情了,但也绝对不会让他再有任何机会东山再起,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曹植晚年主要的情绪是悔恨和失意的,这也间接导致他过早去世,确实是可惜 。

推荐阅读